当外界还在揣测宗馥莉如何应对娃哈哈家族纷争时,她早已悄然布下“天罗地网”。
这次也并非简单回应,而是她继当年“绝食”逼退杜建英后,又一次绝地反击。
她不仅彻底锁死核心权力,更以雷霆手段重塑娃哈哈内部。
那么宗馥莉究竟做了什么呢?对于杜建英她又是什么立场呢?
法律高墙铜浇铁铸
在任何反击开始前,宗馥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牢牢握住自己的核心权力。
她为自己打造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火墙,直接把最要命的股权问题,从一个“悬而未决的争议”,变成了一个“已经解决的事实”。
这步棋走完,她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关键证据,就是她父亲宗庆后名下那29.4%的娃哈哈股权。
这部分股权的工商变更登记已经完成,白纸黑字,法律效力无可撼动。
这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将继承权转化为了牢不可破的法定所有权。
从法律层面来说,是无坚不摧的存在,任何人都不容置疑。
紧接着,她通过媒体专访,用一种极其高明的话术,给杜建英一方的法律挑战做了个“降维打击”。
她明确指出,对方在杭州中院的诉求,根本没敢碰娃哈哈集团的股权。
这一招法律上的切割,精准地将主要威胁隔离在核心资产之外。
公众这才明白,杜建英和三名子女的目标,或许从一开始就是信托基金,而非娃哈哈本身。
想通过法律途径染指娃哈哈主要股权?可能性微乎其微。
就连一些退休老员工“突然”且“未经沟通”发起的诉讼,也没能掀起波澜。
那份2018年的股权回购协议,有合同有录像,证据链完整。
在宗庆后在世时无人提及,现在跳出来,背后是否有人指使的猜测也让人开始深思。
但法律上,他们的诉求站不住脚。
这表明宗馥莉的团队不仅能应对眼前的危机,对历史遗留的风险点也早有防备。
舆论风向我来掌控
处理完法律层面的硬仗,宗馥莉开始着手重塑自己的公众形象。
她选择在接任董事长将满一周年的节点,接受《财经》杂志专访。
她并没有一条条去辩解那些传闻,而是用一句“我不会因为风波改变方向”,直接给所有争议画上了句号。
这句话的力量在于,它把自己放在了风波之上,而不是风波之中,展现出一种超越纷争的格局和决心。
采访中,她整个人显得消瘦,下颌线分明,那是巨大压力留下的痕迹。但她的眼神和言语却笃定、干净利落。
她主动拒绝了外界贴上的“宗馥莉时代”这个标签,反而反复强调团队、组织和“职业化升级”。
这一下就化解了外界对她“独揽大权”的潜在非议,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现代、专业的企业管理者形象。
对于曾经被视为杜建英势力的宏胜公司,她更是轻描淡写地用“误解”一词来重新定义。
一句“把宏胜和娃哈哈看成对立关系,是一种误解”。
不仅打破了外界的猜测,更是将宏胜这块版图,正式纳入了自己主导的战略体系。
这不是澄清,这是权力的宣告。
内部换血斩草除根
法律和舆论上的胜利,终究需要部权力来支撑,宗馥莉比谁都清楚这一点。
她正在推动一场深刻的内部变革,这场“优化”行动,绝非仓促之举。
很多人不知道,早在多年前,她就曾以近乎决绝的手段(传闻是绝食),迫使父亲将杜建英调离集团核心。
她现在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当年斗争的延续和彻底清算。
这是她基于在娃哈哈基层摸爬滚打二十余年,建立起个人威信和权力基础后,深思熟虑的布局。
她的人事调整,目标是双重的。
一方面,是针对杜建英可能留下的“残余势力”。
另一方面,也指向了那些“躺在功劳簿上”的老臣。
她要建立的是一个结果导向、贡献评价、能上能下的激励性体制。
在外界盛传她“隐身”七十余天的日子里,她其实没闲着。
她正一头扎进一线门店,亲自做市场调研。
这个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宣言:她的领导力,根植于对业务的深刻理解,而非仅仅是“宗”这个姓氏。
这为她后续大刀阔斧的改革,提供了无可辩驳的合法性。
结语
宗馥莉通过法律、舆论和内部治理这套组合拳,不仅化解了上任以来最严峻的继承危机,更借此完成了权力的彻底巩固。
她用行动证明,自己不是一个简单的财富继承人,而是一个深谙现代管理和权力博弈的战略家。
遗产官司的喧嚣,不过是序曲。
真正的考验,是她亲手开启的这场深刻的“娃哈哈改革”。
杜建英也好,私生子女也罢,他们是否还是对手,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宗馥莉的目光,早已越过了家族的恩怨,投向了更广阔的商业未来。
信息来源:
维度新闻
财经杂志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