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宗馥莉首次回应风波,三句话表明立场,顺便敲打杜建英

小儛电影嘚啵嘚 · 2025-8-28 18:33:03
豪门撕裂,世人围观。
谁能想到,娃哈哈这个伴随几代人成长的国民品牌,会在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后,陷入如此激烈的家族斗争?
1.jpeg

8月初,香港高等法院一纸裁定,成为宗馥莉舆论翻腾的起点。
裁定内容很简单:禁止宗馥莉动用汇丰银行账户里的“信托金”,同时要求她披露资金去向和账目明细。
消息一出,立刻被渲染成“宗馥莉惨败”。
无数标题飞来:“宗庆后女儿输了!”“娃哈哈继承人受挫!”——仿佛她的江山瞬间崩塌。
2.jpeg

宗馥莉的回应与立场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宗馥莉没有沉默,而是主动接受了财经杂志的专访。她的态度,出奇的冷静。
三句话,定下全局:
第一,宗庆后29.4%的股权,已经通过遗嘱公证,合法过户到她名下。
第二,杜建英一方从未在诉讼中提出瓜分娃哈哈股份,说明他们自己心里也没底。
第三,家族风波不会干扰她经营企业的节奏,娃哈哈未来依然是她的重点。
一句比一句狠,把外界的流言切得干干净净。
3.jpeg

遗产与股权归属明确

宗庆后留下的核心遗产是什么?不是几亿现金,而是娃哈哈集团29.4%的股权。
这部分股份已经完成工商变更,落到宗馥莉名下,有遗嘱公证背书,法律上毫无漏洞。
换句话说,她已是娃哈哈当之无愧的“话事人”。
4.jpeg

而杜建英一方,在杭州法院提交的诉讼请求中,避开了股份话题,只在“信托基金”上做文章。这一动作,反而证明了他们心里清楚:股份已不可撼动。
这意味着,娃哈哈的新时代,铁定是宗馥莉的舞台。
二房即便再闹,也只能盯着其他遗产打主意。
5.jpeg

于杜建英及三名私生子女的股权诉求

有人说宗馥莉在香港“输了”。
可8月15日香港高院的最新回应,已经澄清:法院并未作出最终判决,而是等待杭州的结果。
换句话说,香港只是“配合”,真正的决战在杭州。
6.jpeg

宗馥莉也点破:杜建英和三名子女,在杭州法院的请求,压根没有涉及娃哈哈股权。理由很简单,股权已经铁板钉钉地在她名下。
他们能主张的,最多是“信托基金”的分配权。
7.jpeg

宗馥莉的聪明之处在于,她对信托基金没正面回应,既不否认,也不解释,反而留了一手。
既可能未来部分让利,息事宁人;也可能用这个当筹码,敲打杜建英:别再惦记股权。
一句话,她给了对方一个台阶,也给自己留了余地。
8.png

股权纠纷详情

很多人好奇,娃哈哈股权怎么这么复杂?其实,背后有段故事。
宗庆后生前,为了集中股权和稳定管理,以三倍市场价回购了员工股份,同时保留他们的分红权。员工当时没意见,钱到账,录像存档。
9.jpeg

可一晃六年,宗庆后去世,一些退休和离职的老员工突然反悔,跑到法院说“回购无效”。
10.jpeg

为什么?很简单:因为宗馥莉继承了父亲的29.4%股份,还掌控了持股会24.6%的股份。她的地位一旦稳固,二房就没机会了。
于是,这些人站出来闹事,更像是一种“战术牵制”。
11.jpeg

但这场诉讼对宗馥莉来说,并非真正威胁。
所有回购合同都有录音录像和转账凭证,法律上难以推翻。只是因为诉讼未完,股权变更登记暂时延迟。但谁都明白,实质上股份已经是她的。
12.jpeg

宗馥莉的个人态度与理念

很多媒体喊“宗馥莉时代”,她自己却不认。
她的原话是:“每一任领导者,都应该带着新的认识去经营团队和公司,不是开创某一个人的时代。”
13.jpeg

她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调整架构、换血核心管理层,不是为了秀肌肉,而是为了打造更有激励性的制度。
她的逻辑很简单:比起讲故事、树人设,真正要做的,是让员工发挥最大潜力,把事情做成。
14.jpeg


她甚至还暗暗讽刺了一下同行——“有些饮料企业喜欢讲自己是‘搬运工’,但企业的价值,从来不是靠讲出来的。”
对家族纷争,她更是冷处理。三叔宗泽后说她“不孝”,“冷血”,她一句回应都没有。
立场就是:坚持做自己,不被外界牵着走。
15.jpeg

用她自己的话说:“不在意外界的看法,不理睬家族里的吸血虫,公司利益永远是第一位。”
这股狠劲,像极了当年的宗庆后。
16.jpeg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