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菲凭借在《玫瑰的故事》中的出色表现,饰演黄亦玫一角,获得了白玉兰最佳女主提名。央视评委谭飞评价其表演代表一个时代,演技给年轻演员带来启发。
该剧被翻译为7种语言在全球播出,成为文化输出的标杆,甚至被越南官方剧场主动引进,中国驻外领馆也将其作为文化交流案例。
尽管该剧在白玉兰奖中未能摘得视后桂冠(最终由宋佳凭借《山花烂漫时》获得),但刘亦菲的表演仍受到业内高度评价。编剧李潇在获奖时特别感谢刘亦菲,称其与角色水乳交融,肯定其对剧本的贡献。
刘亦菲出道23年,仅主演了9部电视剧,每部作品都堪称经典。从《金粉世家》的白秀珠到《仙剑奇侠传》的赵灵儿、《天龙八部》的王语嫣,她塑造了一个个标志性的古典美人形象。
此后她转战大银幕长达16年,直到《梦华录》中的赵盼儿和《去有风的地方》中的许红豆,才重返小荧屏,并实现了从“神仙姐姐”到“接地气女性”的转变。
9部电视剧,想来诸位仅观赏过其中8部吧,毕竟有一部电视剧至今仍未上映。这部剧便是《一曲三笙》(亦称《南烟斋笔录》)。
《一曲三笙》(又名《南烟斋笔录》) 是由刘海波、叶昭仪联合执导,刘亦菲、井柏然领衔主演,魏大勋、刘敏涛、金浩、张含韵等联袂主演的民国传奇爱情剧。
该剧根据壳小杀和左小翎联合创作漫画《南烟斋笔录》改编,以清末民初为背景,讲述了香料铺子南烟斋中发生的一系列玄幻故事,其中南烟斋老板娘陆曼笙遇上爱国青年叶申后,两人因误会结下缘分,最终破除万难相依相守。
原计划于2018年拍摄完成,但因劣迹艺人问题历经七年沉浮,最终通过AI换脸、补拍及后期处理等技术手段解决相关问题,于2025年与观众见面。剧集单集时长45分钟,总集数55集,在评分平台获得8.6分,评分人数达4274人。
⏳最新播出动态(截至2025年8月16日)
- AI换脸过审与删减调整2025年5月通过AI技术替换原男配赵立新争议戏份,成功取得发行许可证(沪剧审字(2019)第038号)。
- 剧集从原68集大幅删减至55集,删减集中在刘敏涛(芸娘)、张含韵(戴晚清)等支线单元,可能弱化角色动机和哲理性主题。
- 反复延期与当前状态自2018年杀青后多次传出定档消息(2024年初、2025年初),均未落实;2025年5月获央视推荐,但尚未公布具体播出平台和档期。
核心剧情与角色亮点
1.双时空奇幻叙事主线:都市白领唐曼(刘亦菲饰)穿越至民国,成为香料铺“南烟斋”老板娘陆曼笙,以香薰为媒介治愈情伤者,需对方以记忆或执念为代价(类比“民国版《第8号当铺》”)。
2.人格冲突:刘亦菲分饰温婉陆曼笙与暗黑人格夜摩罗,善恶博弈贯穿全剧。
3.情感线与单元故事陆曼笙×叶申(井柏然饰):救赎式爱情,保留“额头吻”“香薰室对峙”等名场面。
4.支线单元:芸娘(刘敏涛)的“牺牲宿命”、戴晚清(张含韵)的“记忆交易”等寓言性主题,因删减存在叙事断裂风险。
5.东方美学与制作细节耗资1.2亿搭建1.2万平方米实景“南烟斋”,融合五行布局,现为横店永久景点。超4000套服饰(刘亦菲独占200余套旗袍),深度还原民国风情;井柏然亲自完成针灸、魔术等高难度戏份。
⚠️争议与潜在风险
1.技术补救隐患AI换脸效果存疑:观众担忧表情僵硬影响对手戏感染力(参考《突围》案例),尤其关键情感场景。
2.删减致叙事断裂:支线削减可能弱化“执念—解脱”核心命题的完整性。
3.积压剧时效性挑战2018年拍摄的梦境特效、妆造及“狗血剧情”设定,被批可能落后于2025年观众审美。
4.出品方与市场压力主要出品方剧合影视、娱跃文化深陷债务纠纷(股东被限制高消费),恐影响宣发投入与排期稳定性。同期积压剧竞争激烈(如《青簪行》《折腰》),加剧市场适应性挑战。
演员号召力与期待值
- 刘亦菲:因2025年《玫瑰的故事》提名白玉兰最佳女主,民国造型与双重人格演技成焦点。
- 井柏然:打戏、针灸等技能亲自上阵,与刘亦菲CP感获观众认可。
- 魏大勋:因《我的人间烟火》走红,剧中医生“赵信执”关注度飙升,观众呼吁验证与刘亦菲的化学反应。
- 配角联动:宣璐(言素微)因多部待播剧(如《消逝的凶手》)带动剧集讨论度。
总结:等待中的“双刃剑”
《一曲三笙》凭借顶级制作、刘亦菲颠覆性演出及民国奇幻题材稀缺性,承载极高期待;但AI换脸技术未经验证、删减导致的叙事隐患,以及积压7年的审美代沟,使其播出前景充满不确定性。若成功平衡艺术表达与技术补救,有望成为《司藤》式黑马;反之恐陷入口碑争议。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