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今天是2025年9月3号,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日子。
80年前的今天,日本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最终胜利,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正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看着电视画面里整齐划一的方队、气势如虹的先进装备,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充满了自豪感,这场阅兵不仅是为了缅怀先烈,更是为了向世界宣告:
我们有能力、有决心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震慑那些妄图让军国主义复活的宵小之徒。
然而,就在咱们全国上下都沉浸在这种庄严肃穆又充满力量的氛围中时,总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冒出来,让人听了特别不是滋味。
最近,一些美国媒体就开始阴阳怪气地对我国阅兵指指点点,比如《华盛顿邮报》就在阅兵前两天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题就透着一股酸味,说什么中国借着阅兵“抹除美国的作用”,要“重塑二战历史”。
这篇文章宣称,我们正在刻意“淡化”美国在二战中的角色,把他们描绘成一个自私自利的国家,简直就是典型的“恶人先告状”,把历史虚无主义玩到了极致。
文章里提到美国在二战期间给了中国援助,还特别点名了“飞虎队”,说这是“中美合作的象征”,这话听着好像我们中国是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但事实呢?
飞虎队
首先不可否认,“飞虎队”确实是中美友谊的一段佳话,这些美国飞行员为了帮助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远渡重洋,与中国军民并肩作战,我们从来没有忘记过这份情谊。
就在今年93阅兵召开之际,我国各大媒体都对飞虎队成员进行了专访报道,甚至邀请他们参加阅兵仪式。
在上海黄埔文化中心,至今都有关于飞虎队的专栏,为了向这些英雄致敬,这无一不体现了我国对这段情谊的珍视。
而且如果真的追根溯源剖析历史,美国抹黑中国的理论更是站不住脚。
上海黄埔文化中心“飞虎队”专栏
众所周知,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是1937年开始的,但在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却一直扮演着“中立”军火商的角色,大量的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从美国源源不断地运往日本,变成了日本侵略者屠杀我们同胞的枪炮和飞机。
如果不是日本狼子野心太大,在1941年日本偷袭了珍珠港,把战火烧到了美国人自己头上,恐怕他们还会继续跟日本做生意。
所以后来所谓的援助,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美国自身利益的考量,是为了让中国在东方战场拖住日本陆军的主力,减轻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
说白了,这是一场反法西斯盟友之间的相互支持,而不是单方面的“恩赐”。
飞虎队成员
更可笑的是,西方媒体长期以来才是那个真正“抹除”历史的操盘手,几十年来无论是好莱坞的电影,还是西方的畅销书和各种文化产品,都在反复讲述一个故事:
二战是美国大兵和英国联手打赢的,他们是世界的救世主。
在这些故事里,欧洲战场是绝对的中心,诺曼底登陆是胜利的唯一转折点,而东方战场呢?往往被一笔带过,中国军民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牺牲了超过3500万军民,拖住了日本陆军绝大部分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怎样巨大的贡献,这些在他们的叙事里几乎是隐形的。
同样被“遗忘”的还有苏联,苏联在欧洲战场上承受了纳粹德国最猛烈的攻击,付出了数千万人的巨大牺牲,才最终攻克柏林,把红旗插上国会大厦。
然而在西方的宣传里,苏联的角色也常常被淡化,甚至因为冷战的缘故而被刻意扭曲,他们似乎忘了,正是中国和苏联这两个国家,在二战的东西方两个主战场上,承受了法西斯最主要的攻击,做出了最惨烈的牺牲。
所以,今天我们举行盛大的阅兵,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等众多外国元首共同纪念这场胜利,恰恰不是为了“抹除”谁,而是为了“恢复”历史本来的面貌。
这是一次对历史的“拨乱反正”。我们要大声地告诉全世界:
二战的胜利,是包括中国、苏联、美国、英国在内的所有同盟国共同奋斗的结果,每一个为之流血牺牲的国家和人民,都不应该被忘记!
信息来源:
光明网2025.09.02《心相近丨守护和平的蓝天——追寻美国飞虎队与中国人民共同的抗战记忆》
观察者网2024.05.24《袁野:在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的想象中,二战是靠他们赢的》
中国军网2025.08.25《正义之战不容历史虚无主义歪曲》
看看新闻Knews2025.09.02《为何要阅兵?让中国抗战史成为人类社会共同记忆》
观察者网2025.08.12《张士伟:日美歪曲中国抗战的叙事遗毒,为何在海外流传了80年》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