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刚撤,黄晓明就悄悄把百科关系栏改了,叶珂从“现任”滑到“前女友”,只隔了不到两个半月。
围观群众还没来得及消化“珂学”语录,故事已经翻到最后一页,像一部被剪得只剩预告片的电影。
回看9月19日那条官宣微博,黄晓明把叶珂的手放在自己掌心,配文只有一颗红心。
评论区里祝福与问号齐飞,有人感慨“终于公开”,也有人嘀咕“这姑娘谁啊”。
谁也没想到,接下来的剧情比任何一部他演的霸总剧都抓马。
叶珂第一次出圈,是她在直播间里点评伍佰的歌“猥琐”,还补刀“在学校上厕所很粗鲁”。
弹幕瞬间炸成烟花,“珂学”词条连夜冲上热搜。
有人觉得真性情,有人皱眉:把粗鄙当真性情,算不算另一种表演?
更尴尬的是,前夫王命金随后甩出长文,直指婚内出轨,顺带把“名媛培训班”“天价抚养费”一并塞进舆论场。
真假难辨的瓜一个接一个,叶珂的回应却像迟到的外卖——等送到时,大家已经吃饱散场。
11月10日,叶珂发声明说“退出网络”,用词客气得像在念公关稿。
网友不买账:真退网还是暂避风头?
三天后,有人发现她小号还在点赞美容博主,退了个寂寞。
黄晓明那头始终沉默,像把话筒递给了空气。
直到12月2日,百科词条的改动替他开口:故事结束,无需旁白。
有人说黄晓明“及时止损”,仿佛这段感情是笔失败投资。
可感情从来不是财报,没法用市盈率衡量。
更可能是,当私生活被放大镜炙烤,连呼吸都带着焦糊味,退出成了唯一选项。
叶珂的“珂学”语录、前夫的指控、网友的玩梗,层层叠加成一口高压锅,谁在里面都喘不过气。
最微妙的是,这场风波里没人真正关心他们怎么相爱、又怎么分开。
大众更热衷拆解“珂学”金句,把一段关系浓缩成表情包。
黄晓明或许终于明白,公开恋情不是给粉丝发糖,而是把钥匙交给舆论,任它随意进出。
百科词条可以秒改,但热搜留下的划痕不会消失。
下次再有人想高调示爱,大概会想起这个冬天:原来公开一句“我们在一起了”,后面可能跟着一万句“为什么是你”。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