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生万物庆功宴,满头白发的迟蓬!给颗粒无收的杨幂“上了一课”

往史 · 3 天前
一场朴素的庆功宴,一位满头白发的老戏骨,给喧嚣的娱乐圈带来了深刻的思考。《生万物》的成功背后,是66岁的迟蓬用40年演艺生涯书写的“演员的自我修养”,也为正处于转型困境中的杨幂指明了方向。
1.jpeg

最近《生万物》的庆功宴照片在网上引起热议。这场庆功宴没有选择高档宴会厅,而是在白墙前挂张海报合影,布置简单得像公司总结会。最引人注目的是满头白发的迟蓬——她穿着朴素灰色真丝T恤和珍珠耳坠,与剧中土里土气的“大脚娘”形象判若两人。
2.jpeg

当天平台方高层全员到场,但最初演员表上甚至没有迟蓬的名字,直到剧集播出后观众呼声高涨,才匆忙添加。庆功宴上,这位老戏骨静静站在一旁,却吸引了杨幂、蓝盈莹等年轻演员围聚交流。
<hr>迟蓬的“慢”,是娱乐圈稀缺的清醒

迟蓬在《生万物》中饰演的“大脚娘”堪称全剧亮点之一。她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提前深入农村体验生活,苦练当地方言直到口音纯正,反复揣摩老年女性的步态与体态。剧中她听到绣绣被欺负时撇嘴流泪,看到儿媳做饭烧厨房时笑嘻嘻包容,几个小动作就刻画出善良婆婆形象。
3.jpeg

当地农民甚至误以为她是真村民,问她“迟蓬老师,你家的地种的怎么样?”这种沉浸式演技来自她的极致追求:为学鲁南方言,她录下村民对话反复揣摩;为演好农村妇女,她曾体验生活一个月喂猪挑水。
4.jpeg

庆功宴上,有人问她“为什么不接综艺、不带货,守着演戏这行这么久”,迟蓬曾表示:“奖是别人评的,戏是自己的,有了奖当然好,没有奖,我也照样好好演每个角色。”这种专注艺术的态度,在这个“演员争当网红,网红争当演员”的圈子里显得尤为珍贵。
5.jpeg

迟蓬在《生万物》中的表演毫无痕迹,她通过研究1930年代《良友》画报和庄户人家旧影,用“五头身、常年缩脖、张嘴,目光要么木讷要么惊恐”来概括那个时代被压弯的体态。
她拒绝塑形内衣,故意让肩膀向前扣,棉袄里塞一条旧毛巾,走起路来“咧咧巴巴”。拍挑水戏时,她在鞋里放小石子,脚底一歪,身体自然前倾,就有了“地心引力往下拽”的沉重感。
6.jpeg

杨幂的转型努力与困境

作为85花里的“流量代表”,杨幂在《生万物》中确实付出了巨大努力。她试图彻底抛弃以往的精致形象,素颜出镜,穿着破旧的衣衫,扮演一个饱经风雨的农村妇女。为演好这个角色,她提前三个月住进山东农村,学习播种割麦,把自己晒黑晒糙。
7.jpeg

剧中她抱比脸大的碗狂吃面,多个机位反复拍摄,敬业态度获迟蓬公开称赞。迟蓬曾夸奖杨幂:“她记性特别好,不光自己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连对手的台词都能记住,反应特别快。”
尽管如此,许多观众依旧不买账,认为杨幂的演技和外型都让人出戏。这与她长期以来的演技争议有关——虽然拍了多部热门剧集,但始终未能获得重要表演奖项的认可。
8.jpeg

2024年对杨幂来说尤为艰难,她推出的三部作品都遭遇了收视惨淡的尴尬局面。她在电视剧《哈尔滨一九四四》中尝试突破以往的角色形象,扮演了一名心狠手辣的特务科科长,但观众反应两极。
9.jpeg

她主演的悬疑喜剧电影《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在上映仅五天后就宣布撤档,票房一路下跌。而她推出的奇幻古装剧《狐妖小红娘月红篇》虽然话题不断,但负面评价占据了多数。
这并不是杨幂第一次尝试转型。2018年,她曾凭借文艺片《宝贝儿》入围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但最终颗粒无收。
10.jpeg

当时有官媒刊文批评她的演技毫无进步,并用了一个贴切的比喻:“就像外地螃蟹不会因为在阳澄湖里泡一泡就变成阳澄湖大闸蟹,文艺片里演一演也不能直接给演技镀金。”
从“流量为王”到“实力说话”

11.jpeg

《生万物》庆功宴反映了一个趋势:行业评估标准正在发生变化。庆功宴的C位不再是流量明星,而是内容创作者。观众评价剧集成功不再只看主演热度,更看重整体品质和老戏骨的加持。
12.jpeg

迟蓬40年职业生涯证明了演员底气来自观众认可,而非热搜排名。她曾4次提名飞天奖、3次入围金鸡奖却屡屡陪跑,但始终坚守表演艺术。她的淡然与专业在喧嚣娱乐圈开辟了另一条路径——用时间打磨角色,用作品赢得尊重。
13.jpeg

相比之下,流量明星虽然短期内有热度有关注,但长期缺乏扎实的作品支撑,难免面临转型困境。杨幂的案例表明,仅有流量和热度是不够的,演员最终还是要靠角色和演技说话。
《生万物》中一场关键的葬礼戏份暴露了两种表演维度的差距。第18集“绣绣娘出殡”中,杨幂跪在泥水里嚎啕,声音嘶哑、肩膀抖动,但弹幕却刷“好用力,但没进去”。
14.jpeg

迟蓬在监视器后看完,轻轻说:“绣绣的悲伤没有根”。她解释:母亲去世对绣绣而言是“天塌了”,但绣绣同时面临生存焦虑,悲痛里应夹杂着茫然、恐惧,甚至一丝“我该怎么办”的自私。
反观第28集“苏苏之死”,杨幂罕见地被全网夸。那天她素颜、眼袋青黑,眼泪没落,嘴角先抽搐,呼吸急促到几乎干呕。
15.jpeg

迟蓬点评:“那一刻她摸到门了。先想到‘以后没人护着我了’,悲伤才透出来。”可见杨幂并非不会演,而是状态不稳,一旦“悟”到动机,就能爆发高光。
老戏骨的孤独与坚持:迟蓬42年演艺路的启示

16.jpeg

迟蓬入行42年,有着令人尊敬的职业生涯。她年轻时在《封神榜》里演过妲己,美貌惊人;中年后逐渐边缘化,成了“婆婆专业户”。她从不带助理,片场搬个小板凳坐角落里看倪大红对词,“倪老师每句台词都有潜台词,我得偷师”。
17.jpeg

这次《生万物》片头字幕最初只列林永健为特别主演,观众发现大脚娘演技炸裂后,片方紧急追加迟蓬名字。老人摆摆手:“名字写哪儿不重要,人物立住了,观众就记得。”
迟蓬在《小巷人家》里演过招人恨的庄图南奶奶。她说:“坏人也要找到合理性。老太太不是恶,她只是用旧秩序捍卫安全感。”
18.jpeg

因此她设计细节:骂儿媳时先摸一摸自己袖口。那是亡夫留下的布料,暗示“我在守护这个家”。这种“人物动机先行”的理念,恰是部分流量演员缺失的功课。
迟蓬曾与倪萍同为山东话剧团学员班同学,在24岁时就凭借《红叶,在山那边》斩获飞天奖最佳女配角。
19.jpeg

本以为她会一步步稳扎稳打走上长虹之路,但她却一头扎进了农村题材里,一直演配角。说起她的名字可能让人感到陌生,但提起她饰演的角色,观众一定不会陌生。
在《幸福到万家》中,她将刁钻形象演绎得入木三分;《小巷人家》中,她成了“瘪着嘴斜眼瞟人”的刻薄老太;而到了《生万物》中,她摇身一变成为守护儿媳的大脚娘。三个不同的婆婆角色愣是没让观众认出是同一人。
20.jpeg

结语:实力比流量更有长久生命力

《生万物》庆功宴上的一幕幕,生动展示了娱乐圈的价值转向。迟蓬用四十年的职业生涯证明了:演员的价值不在于站在什么位置,而在于如何诠释好每一个角色。即使总是演配角,也能用演技征服观众,让人记住角色的名字而不是演员的绯闻。
21.jpeg

这对杨幂来说无疑是一种启示:只要坚持转型之路,抛弃流量思维,专注表演艺术,总有一天也能像迟蓬一样,即使用最朴素的方式出现,也能吸引所有目光。
娱乐圈就像一个大舞台,有人靠炫目的灯光和华美的服装吸引眼球,可灯光一灭就没人记得;有人靠扎实的功底和真诚的表演打动人心,就算没有灯光,也能被观众记住。
22.jpeg

迟蓬在庆功宴上的满头白发,不是岁月的痕迹,而是实力的勋章——这堂课,不光是给杨幂上的,更是给所有急着赚快钱的年轻演员上的。
23.jpeg

在《生万物》研讨会上,主持人请迟蓬给年轻演员建议,她想了想说:“别把演技当热搜噱头,先把人物想明白,再想怎么美。”话音落下,全场安静。掌声响起时,镜头扫过杨幂,她低头在笔记本上写了一行字:动机、年代、呼吸。或许,这正是老戏骨用皱纹和岁月换来的真经。
参考信源:
百度百科——迟蓬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