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郭有才:抖音娱乐主播天花板,如今怎么样了

刘皮皮 · 5 小时前
(2025-9-4广西)
文/编辑:刘皮皮
郭有才:流量泡沫散后,在泥泞里挣扎前行
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流量就跟那潮水似的,来得快,走得也快。网红郭有才这经历,就跟坐过山车一样,从草根一下子蹿到顶流,又“哐当”一下掉进谷底,那叫一个跌宕起伏,把网红行业流量泡沫那点事儿,展现的淋漓尽致。
草根逆袭:从无人问津到一夜爆火
郭有才没火的时候,就是山东菏泽街头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主播。每天天不亮,他就背着那套简易的音响设备,跑到菏泽南站外面的广场上。找个相对安静的地儿,把麦克风调试好,就开始扯着嗓子唱歌。他唱歌吧,也不算多专业,可就是有那么一股子质朴劲儿,能打动人。偶尔啊,有路过的旅客停下来,拿手机拍个片段,往社交平台上一发,就这么零零散散的,成了他最早攒人气的那点小火苗。
那时候,他直播可惨了。实时在线人数经常连一百人都不到,打赏更是少得可怜。他每天得在广场上待六七个小时,从早上一直唱到傍晚,嗓子都唱哑了,也就勉强能维持个基本生活。这样的日子,他过了快一年。
1.jpeg

一直到2024年5月,嘿,这命运就跟突然转了个弯儿似的。这一阶段,郭有才悄悄调整了直播内容。以前老唱流行歌曲,后来改成专门唱80、90年代的怀旧老歌了,像《同桌的你》《大约在冬季》这些经典曲目,成了他的主打。他那嗓子,自带一股沧桑感,唱起这些老歌来,一下子就把观众的青春回忆给勾起来了。
而且啊,他在直播里还有意强化自己“草根奋斗”的人设。偶尔就提提自己早年的那些苦事儿,比如说为了凑钱买直播设备,打好几份零工,大冬天的还在外面坚持户外直播,冻得直哆嗦。这些事儿一讲出来,观众们可就产生共鸣了,都觉得这小伙子不容易,值得支持。
就这么着,他那独特的风格和接地气的人设,让他的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上开始火起来了。你一打开APP,十条推荐里头,准有一条是他的唱歌片段。评论区里全是“听哭了,想起小时候了”“这么努力的主播,必须支持”这类留言。也就短短两周时间,他的粉丝数量“噌噌”地从几万涨到了几百万,直播间里实时在线人数最高的时候突破了100万,这可是他直播生涯里的最高峰啊!
这流量一爆发,那变化可太明显了。直播间里打赏的特效就没停过,金色的“火箭”“跑车”动画在屏幕上轮着来,弹幕多得都快把画面给挡住了。他出门的时候,那场面,跟当红明星似的,刚出车站就被粉丝围得水泄不通,有人找他要签名,有人举着手机一个劲儿地拍。商演的邀约从全国各地飞过来,演出费用也是一路往上涨,代言合作也是一个接一个,啥食品啊、服饰啊,好几个领域都有。有业内人士估算,巅峰时候的郭有才,一天赚个百万都不是瞎传的,他可真是从草根一下子变成了网红顶流,不知道让多少人羡慕得不行。
2.jpeg

人设崩塌:负面风波一个接一个
可就在全网都为郭有才这“逆袭”欢呼的时候,藏在流量背后的危机悄悄冒出来了。这网红行业啊,向来就是“人红是非多”,他关注度一上去,每个动作、每句话都被大家拿着放大镜看,以前没注意到的那些小细节,一个一个都暴露出来了,负面风波就跟多米诺骨牌似的,一个接一个地来了。
第一个把舆论引爆的,就是他“草根人设”的真实性有问题。有网友通过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一查,好家伙,郭有才根本不是像他在直播里说的那样“家境贫寒、白手起家”。早在2023年3月,他就注册了一家叫“山东郭中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企业,注册资本高达300万元呢。更让人琢磨不透的是,2024年4月16日,也就是他爆火前一个月,这家公司悄没声儿地就注销了。
这消息一曝光,网上可就炸锅了。那些原本还同情他“草根奋斗”的观众,感觉自己被骗了,评论区里全是“原来早就有公司,还装什么穷啊”“注销公司就是为了掩盖背景,打造人设吧”这类质疑的话。对网红来说,人设可是吸引流量的核心,郭有才这辛辛苦苦打造的“草根”形象,一下子就遭到了致命打击,大家对他的信任基础开始动摇了。
这边人设争议还没回应呢,新的麻烦又来了。有一次晚间直播,郭有才跟粉丝互动的时候,随口说了句“不上班行吗,你养我啊”。这话听着像是开玩笑,可一下子就戳到大众的敏感神经了。网友们觉得,这话传递出一种“不劳而获”的消极价值观,尤其是对那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会产生不好的引导。有家长在社交平台上留言说:“我家孩子天天看他直播,现在居然说不想上学,想当网红,就等着别人‘养’,这种话太不负责任了。”舆论的批评声越来越大,有些网友还自发抵制他的直播,“郭有才 传递不良价值观”这个话题一度都上了热搜。
3.jpeg

这还没完呢,雪上加霜的是,歌曲版权纠纷把他彻底推进了舆论的漩涡里。郭有才在直播里翻唱的《诺言》,是2000年发行的一首经典老歌,原唱可是业内挺有名的歌手。有网友发现,他在没得到原唱授权,也没支付版权费用的情况下,长期在直播里唱这首歌,还靠观众的打赏赚钱。原唱团队知道后,通过工作室发了声明,明确指出郭有才侵权了,要求他停止演唱,还得赔偿损失。
这版权问题一曝光,大家对郭有才的好感度“唰”地一下就降到了冰点。从“人设造假”到“传递不良价值观”,再到“侵权获利”,这一连串的负面事儿就跟多米诺骨牌倒下似的,一个接一个,他的形象一下子就跌到了谷底。以前支持他的粉丝纷纷脱粉,直播间里在线人数“哐当”一下大幅下滑,打赏的钱也少得可怜,商业合作方也开始赶紧跟他解约,原本风光无限的网红顶流,一下子就成了被大家口诛笔伐的对象。
跌落谷底:转型带货却困难重重
这负面风波一个接一个地来,把郭有才的网红之路给毁得差不多了。平台方为了控制风险,把他的直播间给停播整顿了。这停播的半个月里,他的热度“嗖”地一下就消散了,短视频账号的播放量从原来的千万级,“哐当”一下掉到了几十万级,以前热闹的粉丝群也变得冷冷清清的了。
等他重新开播的时候,直播间里早就没了以前那种热闹劲儿。实时在线人数就稳定在几万,弹幕稀稀拉拉的,打赏更是少得可怜。为了把人气拉回来,能维持个生计,郭有才就想着转型去直播带货,这可是好多网红流量下滑以后的常规选择,可他没想到,这条路对他来说也这么难走。
4.jpeg

第一次带货直播,他选了性价比高的日用品,其中有一款9.9元的棉质袜子,是主推产品。直播前,他的团队在短视频平台上又是预热,又是承诺“全网最低价”“质量有保障”,可开播以后,这数据惨得没法看。郭有才拿着袜子,在镜头前这儿讲讲材质,那儿说说透气性,还现场展示弹性,苦口婆心地吆喝了半个小时,下单的人数才好不容易突破了两位数。跟以前巅峰时候“日入百万”比起来,这滞销的场面,真是让人觉得特别讽刺。
这带货为啥这么冷清呢?核心原因就是前面那些负面事儿引发的信任危机。粉丝们对他的转变特别抵触,评论区里全是“以前觉得你接地气,现在满脑子都是赚钱”“连版权都不尊重,卖的东西能信吗”这类质疑的话。有观众直接就说,再也不相信他推荐的产品了,就怕被他“割韭菜”。
而且啊,这网红带货行业竞争本来就激烈得很,那些头部主播把大部分流量都占了。郭有才呢,又缺乏专业的选品团队,售后保障体系也不完善,产品质量和价格都没啥优势,自然就吸引不来消费者。
更让他丢面子的是,以前传的“北大邀请郭有才深造”这个消息,被北京大学官方给公开辟谣了。当时传这个消息的时候,还给他挽回了一点口碑,可北大官方明确说,学校根本没有叫“于一凡”的教授,也从来没发出过相关邀请,这所谓的“深造”就是假的。这一辟谣,把他想靠“高学历关联”重塑形象的最后一点希望都给打破了,他仅存的那点面子算是彻底没了。
5.jpeg

未来咋办:在迷茫中摸索前行
现在的郭有才,每天还是按时开播,可再也找不回以前那种风光劲儿了。直播间里,他穿着普通的T恤,对着镜头推销那些平价商品,偶尔也会唱几句老歌。弹幕里就零星飘过几句“加油”的鼓励,更多的时候是沉默。他也不再提以前那些辉煌的事儿了,就默默地吆喝着产品,努力维持着基本的直播流水。
郭有才这事儿啊,给整个网红行业都敲响了警钟。在这流量至上的时代,好多网红为了能快点火起来,就打造各种人设,可一旦这人设崩了,就得面临巨大的信任危机。而且啊,版权意识淡薄也是好多网红容易踩的坑,侵权行为不光会损害原创者的权益,还会让自己陷入法律纠纷和舆论的漩涡里。
对于郭有才来说,未来的路可真是充满了不确定性。他可以试着重新塑造一个真诚、专业的形象,加强版权意识,选那些有质量保障的产品来带货,通过持续输出优质内容,重新赢得观众的信任。也可以考虑拓展拓展业务领域,比如说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提升自己的社会形象。
不过啊,不管他选哪条路,都得付出巨大的努力,还得花不少时间,而且最后能不能成,谁也说不准。在这个变化特别快的互联网时代,流量就跟一阵风似的,来得快,去得也快。郭有才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守住自己的初心,注重提升自身的品质和素养,才能在流量的浪潮里站稳脚跟,实现真正的长久发展。要不然啊,就只能在流量的泡沫里短暂地闪一下光,然后很快就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现在郭有才就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每做一个选择,都会决定他未来往哪儿走。咱就拭目以待,看看他到底能不能在这泥泞里重新站起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写在最后:文章内容取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修改或删除,亲爱的各位读者朋友们,对于郭有才大起大落的事情,你怎么看,评论区聊聊吧!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