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中方对俄罗斯试行免签,开启双边交流新纪元!】

凹凸不平凹凸曼 · 5 天前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2025年9月2日外交部记者会上的一则消息,让中俄这“一对儿”山水相连的邻居再次成为国际焦点。发言人郭嘉昆宣布,自2025年9月15日起,中国将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一年免签政策。这项政策出现在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多轮制裁、国际格局深刻重组的严峻背景下,不禁让人好奇:这张免签门票将会开启怎样的中俄交流新纪元?
1.jpeg

试行免签影响几何:旅游、经贸、人文交流将如何变化】 消息公布半小时内,莫斯科飞北京的机票搜索量暴涨了四倍,机票均价只要1415元。航班管家数据显示中俄航班恢复率已达99.2%,几乎追平疫情前的水平。自2023年8月团体旅游免签恢复后,2024年中国接待俄罗斯游客量就突破150万人次,同比增长115%。这些数字背后是两国民间被压抑已久的交往渴望。


2.jpeg

中方此次的单方面免签打破了国际交往中的“对等原则”惯例。俄罗斯人如今可以拎包就来华经商、旅游、探亲,享受30天内的免签待遇,而中国公民赴俄仍需要办理签证。这种不对称开放展现了中国的外交自信,就像先修好一条宽阔的道路,点亮路灯,然后对邻居说:“路已通,随时来”。
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2401亿美元,俄罗斯成为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对华出口原油1.07亿吨。中国则向俄罗斯出口汽车、手机、家电等产品,占俄对外贸易份额的三分之一。这种经济上的深度融合为人员往来免签提供了坚实基底。
3.jpeg

免签政策带来的不仅是旅游收入,更是商业机会的催化剂。东北、新疆、北京、上海等入境口岸城市将迎来新机遇。跨境电商、边境贸易、文化创意产业等等将获得更多发展空间。俄商来华洽谈业务更加便捷,中国企业家考察俄罗斯市场也不再受签证门槛限制。
中俄关系正从传统安全与能源合作,拓展至金融自主、科技共建、区域联动等多维度协作。人员往来的便利化将政府间合作延伸至民间交流,形成全方位、多层级的社会互动网络。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专业人员往来将更加频繁,青年交流、学术合作、艺术互动等项目获得更广阔发展空间。
【政策背后深意:中俄关系再升温,合作领域迎新机!】 签证政策的调整像一面镜子,照映出大国关系的深刻变迁。中俄这两个邻居正在用免签这把钥匙,打开一扇更加立体、多元化的交流之门。这不是简单的欢迎来玩,而是一盘深思熟虑的外交棋局。当更多俄罗斯面孔出现在义乌市场、哈尔滨冰雪节、上海科技论坛时,当中俄年轻人一起创业、创作、创新时,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连接,终将汇聚成两国关系最牢固的纽带世界格局重组之际,中国正在用主动开放的姿态书写自己的外交叙事,而俄罗斯无疑是这新叙事中的关键一章。这道免签令引发的不仅是客流涌动!更是两个文明古国面向未来的共同期待!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