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93阅兵,比日本更加抵制的是谁?洪秀柱出席阅兵惹了哪些人?

卢师灼见 · 3 天前
93阅兵,不只是展示军容的一天,更是一段历史的回声。谁能想到,93阅兵最感到不安的并不是日本,而是赖清德和民进党当局。他们比日本还急,还高调,生怕台湾民众在这一天想起自己是谁、从哪里来。于是,他们干脆当起日本的“打手”,把抵制93纪念活动当成政治作业,忙得不可开交,样子颇为难堪。
1.jpeg

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摆脱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这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之一。今年恰逢八十周年,本应是两岸同胞共同铭记的时刻。但民进党却唯恐避之不及,拼命掩盖,把本应堂堂正正的历史当成烫手山芋。他们心知肚明,只要这段历史一被提起,虚构的“台独”叙事就会露馅。
93阅兵其实是一块试金石,它考验的不仅是国力,还检验人心。能不能面对这段历史,其实就是能不能回答自己是谁。在这件事上,民进党表现得特别心虚。赖清德一伙急得团团转,甚至粗暴禁止台湾民众参加纪念活动。看上去是政治操作,本质上还是那套殖民思维的残影。抗战早已结束,但在记忆和认同的层面,他们依然不惜当“马前卒”,替别人出头。
然而,他们最怕的场景,正在发生。越来越多台湾年轻人开始冲破信息茧房,不再轻信“抗中保台”的说辞。有人干脆喊出“我是中国人”,有人决定亲自走出来看看大陆真实的样子。
2.jpeg

郑丽文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在岛内政治氛围越来越被民进党操控的情况下,她没有选择沉默,而是越来越直白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她说:“我就是中国人,台湾人当然是中国人。”这句话掷地有声,在岛内舆论场引起不小震动。
她的转变,不是立场跳来跳去,而是从谨慎到坚定,从模糊到清晰。这种变化,比任何口号都更有说服力。
3.jpeg

“馆长”陈之汉则是另一类人物。他不是职业政客,而是靠健身和直播积累大批粉丝的草根意见领袖。过去有人把他视为“深绿”,但后来他越来越敢讲实话。在直播里,他直言:“要真跟大陆打起来,台湾会输得很惨!”
虽然话很糙,但道理一点不糙。这种直白的话,反而让很多年轻人第一次认真去想“台独”的代价。馆长的转变说明,就连最接地气的人,也不再愿意替民进党兜售幻象。
4.jpeg

再看那些用行动表态的人,学者苑举正、企业家蔡旺庭,提前几天就赶到北京,脸上写满骄傲。面对镜头时苑举正教授说得好,“越是有人讲不敢来,我们越要来”。
因为只有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才会觉得这是属于自己的荣耀。那种自豪,就像胸口别上一枚“胜利勋章”,既是对历史的回应,也是对身份的确认。
5.jpeg

更具分量的是,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也出现在阅兵观礼台上。面对民进党的阻挠,她没有退缩,反而公开强调:“两岸同源同根,纪念抗战胜利是天经地义”。她的出现,本身就是对赖清德和民进党谎言的当面回击。
和这些人的坦然相比,民进党的紧张和慌乱就显得格外刺眼。
所以,93阅兵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像是一次面向未来的选择。有人坚定地站出来赴北京观礼,有人因为被阻挠而遗憾。但不论怎样,这些行动都在说明:民进党越是设障,就越加快台湾社会的觉醒。历史的记忆不会被抹掉,而那些背叛者的名字,也一定会被钉在耻辱的一页。
6.jpeg

历史从来不会轻易原谅背叛。把“日本投降”硬拗成“终战”,阻止同胞参加纪念,这些做法说到底,只是在拿未来做赌注。而赌局的结局,其实早就注定——谁背叛民族,就会被民族抛弃。今天的羞耻和愤怒,终会转化成明天的清算和选择。
“我是中国人”,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越来越多人正在付诸行动的选择。未来的投票箱里,答案会被写得清清楚楚。赖清德和民进党或许能拦下一部分人,但你拦不住历史的车轮,更挡不住觉醒的民心。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