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一句“你多久没演戏了”,现在被袁立翻出来,说是节目组提前写好的台词。
她连发几条长文,把张国立、章子怡一起点名:你们当时就在旁边,一句话都不说,就为了节目效果?
围观群众瞬间分成两队。
有人翻白眼:又来炒冷饭。
有人拍桌子:终于有人敢说剪辑造假。
张国立那边静悄悄,一句话没回。
章子怡工作室倒是发了声明:恶意剪辑?
我们真不知道。
吃瓜群众最熟悉的画面回来了:明星互撕,平台装死,网友猜谜。
可这次不一样的是,袁立甩出了“起诉”两个字。
律师函已经递出去,目标不是明星,而是那些匿名账号。
这一招挺狠。不吵嘴,直接上法庭,把“谁撒谎”留给法官。
回看当年节目,袁立被淘汰那期确实剪得奇怪。
情绪断层,前后不接,像情绪失控的纪录片。
现在她说,那是被剪出来的“疯子”。现场其实有来有回,全被剪光。
张国立站在舞台边,手里拿的是流程卡还是台本?没人知道。
网友扒出他年轻时在南极炸冰救船的旧事,想给他贴个“老好人”标签。
可好人也会沉默,沉默不一定无辜。
章子怡那句提问,当年被剪成“毒舌评委”名场面。
如今被质疑是剧本,她的专业度跟着掉价。
浙江卫视没吭声。
大家却想起它家别的综艺:跑男有剧本?
好声音转椅子要不要钱?
信任像毛衣,扯出一根线,整件都松。
袁立这些年过得不算顺。狗、文学、公益,每次上热搜都带着争议。
有人烦她“戏太多”,也有人佩服她“敢说”。娱乐圈最怕的不是黑料,是没人记得。
这次她把旧账翻出来,不管输赢,至少名字又挂在了热搜上。
可热搜之外,还有更现实的问题:明星面对剪辑,只能吃哑巴亏?
合同里写着“最终解释权归制作方”,签字的时候谁看懂了这句话的重量?
观众以为看的是真人秀,其实是秀真人。
镜头里每一个皱眉,都可能是后期老师加的点睛。
袁立选择硬刚,代价是口碑两极。不刚,就只能认栽。
换作普通人,被剪成神经病,又能怎么办?
所以围观的不只是八卦,还有自己的影子。谁没在职场背过锅?谁没被断章取义过?
事情最后会怎样?法院见。
赢了,她拿回一点尊严;输了,再被笑一次“疯女人”。
张国立和章子怡会不会出来补一刀?大概率不会。沉默是金,金比道歉贵。
平台更不会认错。最多下一季把合同改得更细:不得公开指责节目。
观众能做什么?
下次看见“疯子”嘉宾,先别急着骂,想想镜头外还有多少没剪进来的故事。
娱乐圈的真假,就像火锅里的鸭血,看着红,咬一口才知道是不是真鸭。
袁立把锅掀了,让大家看见汤底。辣不辣,腥不腥,各尝各的。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