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于和伟挑战“教员”角色:不是光像就行,背后门道多到想不到

飞凡娱乐 · 6 天前
到头来,于和伟要演教员这事儿,绝对是给不少人带来点小意外。比起以前他演刘备、曹操啥的,这回难度升级不止一个档次。你觉得演个领袖级人物,脸有点像是不是就够了?真不是这么回事,里面学问大着呢。

其实今年八月一号那天,《伟大的长征》这部剧在横店刚刚开机,阵容一亮出来就让人有点坐不住了。老几位主角都是实力派,王劲松还接着演蒋介石,张晚意出演张学良,还有万茜黄晓明一大票人气派上用场。主创团队也是《觉醒年代》的班底,导演张永新又来了,这下子大家伙都说稳了稳了。毕竟,《觉醒年代》那波人拍历史剧出彩是出了名的,画面质感、人物细节,全是硬核。

但说到底,最让人关注的还是教员换人了——现在由于和伟来挑大梁。要知道,影视圈里能把毛主席演进大家心坎儿里的,有几个不太好绕过去。80后、90后看得比较多的估计是侯京健、王仁君,他们一个在《觉醒年代》,一个在《问苍茫》都拿过奖。再往前数,古月、唐国强,基本就是特型演员里的天花板,尤其古月,为了演好教员,头发都剃成了“额头秃”,还天天苦练抽烟动作,不夸张,84部作品全是毛泽东。唐国强原本长得并不是特别像,但大师气质靠演技给造出来了,央视《三国演义》成名后,演起长征、一系列抗战大剧时也完全立得住。你看这些人塑造角色,多半一进去就把你带进那个时代了。

说于和伟吧,他这两年风头很劲,刘备、曹操,正反派轮番上场。《三国》中蓬头垢面的刘备,“火烧连营”痛哭那段,真记忆犹新;《军师联盟》里的曹操,舞剑赋诗那一场,眼神、台词,每一句都冲着历史原型来的。《我是刑警》秦川,演角色成长,情绪什么的也特别有分寸。观众很多看的是于和伟的多面演技,这没错,但到了毛主席这一步,难度是翻倍的。

你要说挑战嘛,我看两个是怎么都绕不过去的。第一个,看上去像不是终极目标,关键是演得像不像毛主席那股劲。这东西精髓不止是大嗓门或者端着架子,反倒要琢磨人物在什么场合该收多少、放多少。你比如说唐国强在《大决战》的某些桥段,谈判桌上、江边、甚至泡茶吃茶叶这些小细节,都让人觉得这就是那个年代的毛主席。于和伟能不能圆润地处理这些历史细节,既不落窠臼又能打动观众,这才叫真本事。

第二嘛,是得把自己的风格收一收。于和伟有时候演得特别奔放,“外放范儿”十足,这种劲儿弄好了“挥斥方遒”、指点江山,观众买账;但你要是一直咄咄逼人,反而不像个大领导。唐国强的经验就挺值一琢磨,一会儿藏锋,一会儿大气,既能放开了狂飙,也能稳得下来,智取胜场。于和伟这点行不行,就看他能不能根据剧情变招。

要我说,这剧其实看点远不止于和伟。背景设定可不简单,从1934年1月到1937年1月,除了中央红军,还把各路红军、陕北红军、南方游击队这些全都囊括进来了。重点不是停在三大主力会师那里,还延展到西安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时候,硬生生把“长征永远在路上”这个概念掰开揉碎,让你看到历史不是一刀切的终点,而是一直在推进。这种写法,比一般红色题材套路深多了。

再有就是《觉醒年代》团队确实懂得怎么把历史人物贴地气地拍出来,你不会觉得他们高不可攀,一个个有血有肉。戏里许多人为了理想和信仰去拼命,现在看依旧热血。你也许会发现,历史人物从课本跳到屏幕上的时候,突然就鲜活起来。

等这剧上了,于和伟的教员能不能成为新经典,谁都不知道。但说真的,很少有国产电视剧把这种角色、这种跨度、这种阵容放一块儿玩,这一回多半得捧出点新鲜劲。你们怎么看,会冲着于和伟去追吗?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