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人,6年刑期,300万罚金,一家公司直接注销——这不是电视剧,是2025年7月28号上海三中院的真事。
华为Wi-Fi 6芯片被“连锅端”,9亿研发费打了水漂,连Wi-Fi 7标准话语权都差点被撬走。
一句话:偷技术的人,这次真的栽了。
很多人以为“挖人”只是跳槽,可这次的操作太赤裸:离职前截图、拆压缩包、私人邮箱接力,40个核心技术点原封不动搬走。
相似度90%,射频误差都懒得改,连测试数据都直接复制。
这不是借鉴,是复印。
法院第一次把“有组织偷技术”写进判决书,当成加重情节。
以前赔钱了事,现在直接把人送进监狱,还把公司资产冻结、技术资料全部销毁。
信号很明确:抄捷径的代价,不再是道歉和赔偿,而是彻底出局。
更尴尬的是投资方。
尊湃背后站着小米,占股9.98%。
官方说只是财务投资,但名字出现在股东列表里,舆论不会放过。
以后投芯片初创,尽调清单里恐怕要多一条:核心技术到底从哪儿来?
华为也没闲着。
芯片加“超维封装”,关键参数去标识,文档水印能追到每一次点击。
听起来像谍战,其实是被逼的——9亿学费太贵,不得不防。
行业里流传一句话:芯片没有弯道超车,只有硬碰硬。
这次判决像一记闷棍,敲醒那些想靠“挖人+复制”一夜翻身的团队。
人才可以流动,但秘密不能裸奔。
原创的路确实难走,可一旦走通,护城河就是别人十年也填不平的坑。
下次再看到“某初创半年做出高端芯片”的新闻,先别急着鼓掌,多问一句:他们到底怎么做到的?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