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号刘亦菲生日这天,网上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保留节目,那就是拿着放大镜数数到底有几个明星给她送了祝福,好像这成了衡量她圈内地位的唯一标准,而唐嫣连续第十一年的准时打卡,就像是这场年度大戏里唯一不变的剧情,反倒是《玫瑰的故事》里有过互动的朱珠毫无动静,立刻就被一些人解读成了她人缘不行的铁证。
很多人压根没看明白刘亦菲如今的生存法则,她早就不是那个需要在微博上靠着圈内人互相点赞来维持热度的艺人了,唐嫣长达十一年的坚持与其说是简单的姐妹情深,不如说是在“85花”格局几经沉浮之后一个异常稳固的情感坐标,证明了有些关系可以超越短期的利益捆绑,而当大家在纠结同辈流量谁来了谁没来的时候,却选择性忽略了惠英红这样的老戏骨连续三年的祝福,这种来自专业前辈的持续认可,远比一百个点赞之交更能说明她在剧组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更别提那些真正衡量一个艺人商业价值的硬指标,路易威登、宝格丽、天梭这些顶级品牌排着队送上定制海报,粉丝们直接把应援投上了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这种跨越圈层和国界的认可度,才是她今天真正的底气,是她能够安心在不营业的日子里几乎“神隐”的资本,凭借《去有风的地方》直接拉动一个地方的旅游经济,这种实打实的影响力,又岂是几句生日祝福能够衡量的。
关于她人缘到底好不好的争论,其实就跟两拨人用着完全不同的尺子在量同一个东西,根本说不到一块儿去,一派观点认为,一线女星生日就应该是半个娱乐圈的狂欢,她这里这么冷清,尤其是同代竞争对手们集体沉默,简直就是把“被孤立”三个字写在了脸上,说明她的人脉已经出了大问题,另一拨人就觉得这简直是笑话,人家有能坚持十一年的铁杆朋友,有真心欣赏她的前辈,还有全球顶尖品牌公开站台,这种高质量的社会关系,难道不比那些虚头巴脑的社交“集邮”来得实在?非要用饭圈那套逻辑去衡量一个手握多部爆款剧、国民度断崖式领先的演员,本身就是一种错位。
这件事之所以能吵起来,根子上是因为刘亦菲的存在,本身就挑战了很多人对娱乐圈“人情社会”的固有认知,在传统的观念里,一个艺人要想混得好,就必须会social,要懂得经营关系网,要和大家抱团取暖,可刘亦菲偏偏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她低社交、少曝光,几乎把自己变成了圈内八卦的“绝缘体”,将工作和生活切割得清清楚楚,当同辈女星还在各种饭局和活动上维持关系网的时候,她更愿意在家撸猫看书,这种姿态在过去可能会被视为“不合群”,但在今天,却恰好契合了大众对于“松弛感”和“反内卷”的向往,她用事实证明了,一个演员最终还是得靠作品说话,当手握《梦华录》和《去有风的地方》这样的实绩,还有《玫瑰的故事》这种顶级待播项目时,她已经建立起一套“作品-国民度-商业价值”的稳固闭环,这个体系的强大之处在于,它不再需要依赖传统的人情网络来运转,所以用生日祝福的多寡去判断她的处境,无异于用旧地图去寻找新大陆。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