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51岁的董卿,是一位自我要求很高的主持人,她对工作充满激情

自星球 · 前天 11:41
“董卿居然也跳过级?
1.png

”——刷到这条旧闻时,不少人下意识去翻日历,确认自己没穿越。
2.png

那个在春晚上零失误的“央视定海神针”,小时候居然是个“连跳两级”的学霸,反差感直接拉满。
更离谱的是,她爸是电视台副台长,却死活不让她碰文艺,理由是“先把书念好”。
结果小姑娘愣是边哭边练,把学校礼堂的台阶当舞台,每天放学跑上去自导自演,硬是把亲爹熬服,签字送去艺校。
后来有人问她底气哪来的,她甩一句:“喜欢的事,等不了。

艺校毕业,她没当成女主角,只在话剧团里演“树”和“石头”,一场戏蹲两小时,台词零句。
同班女生委屈得直哭,她倒好,蹲完回宿舍把剧本拆成表格,研究“树”怎么站更像树。
这份“蹲功”后来直接救了她——1994年陪朋友去面试主持人,别人紧张到嘴瓢,她蹲在台边候场,一抬头,镜头扫过来,稳得吓人,导演当场拍板:就她。
从浙江台到上海台,她干过最离谱的活儿是“帮人念手卡”。
节目组缺人手,她自告奋勇,把一叠手卡按语速、气息、重音全标好,念完顺便把错别字改了。
领导一看,这姑娘不光嘴稳,还自带校对功能,立马塞给她一档相亲节目《相约星期六》。
节目火到出租车里都放,司机边听边吐槽:“这女主持说话像给心脏做按摩,舒服。

真正让她出圈的,是2001年“金话筒”颁奖礼。
那年她28岁,拿奖感言只说了三句:“谢谢评委,谢谢观众,谢谢我自己没放弃。
”台下同行愣住:这么狂?
结果她下台就进机房,把获奖视频剪成教材,标注自己哪里气息短、哪里重音错,传给母校当教学片。
狂归狂,狠也是真狠。
05年第一次上春晚,导演组怕她年轻压不住场,提前给她准备“保险词”——一旦前面主持人忘词,她立刻补。
直播那天,旁边前辈真卡壳了,她侧半步,一句“观众朋友们,零点的钟声即将为我们开启新的春天”无缝衔接,时间分秒不差。
下台后,她躲进道具间吐了,吐完抹嘴继续对台本。
从那以后,连13年春晚,她成了“定海神针”的代名。
感情线比综艺还狗血:初恋是艺校同学,毕业即分手;后来恋上上海台摄像,被拍到的唯一“同框”是两人隔着摄像机对视;再后来遇到密春雷,被拍到当街吵架,她甩手就走,第二天却被拍到一起进产检中心。2014年她突然“消失”,网传“赴美产子”,她一句不回应,只在朋友圈发了一张书店的照片,配文:“安静读书,就是回家。

复出时,她带着《朗读者》杀回来,不卖眼泪,不炒情怀,第一期就让96岁翻译家许渊冲读情书,弹幕直接崩:“原来读书也能让人脸红心跳。
”节目火了,她却把团队拉去郊区开复盘会,点外卖吃煎饼,边吃边抠字:“‘眼泪’改成‘泪光’,少一分刻意,多一分留白。

同时间,老同事朱迅在抖音穿汉服跳毽子操,评论区一水儿“迅姐带我飞”。
有人拿两人对比:一个往深里钻,一个往外野。
董卿听说后笑笑:“电视这口锅,有人爆炒,有人慢炖,味道不同,火候都自己掌。

现在她极少露面,被偶遇那次是在北京朝阳公园,素面朝天,推着婴儿车,车里不是娃,是一摞旧书。
路人犹豫要不要合影,她先开口:“能帮我按一下电梯吗?
书太重,我胳膊昨晚剪片扭了。
”那一刻,春晚光环全卸掉,就是个刚下班的隔壁姐姐。
回头看,哪有什么天降紫薇星,不过是把每一次“蹲”都当成蓄力。
别人眼里的跳级、拿奖、封神,在她这儿只是“喜欢的事,等不了”的副产品。
下次再听到“董卿退居幕后”,别忙着感慨时代落幕,她可能正窝在哪个机房,把下一档节目的字幕字号调小0.5——用她的话说:“观众看不见,但感受得到。

3.png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