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2 日凌晨,整个娱乐圈还沉浸在于朦胧坠楼事件的阴霾之中,导演程青松却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面对网友的猜疑,他的手机不断收到提醒消息,压力如潮水般涌来。在这种情况下,程青松连夜在微博上连发三条动态,试图澄清自己与于朦胧坠楼事件毫无关联。他的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敲击,一条条辟谣信息随之发出。“我这几年都是红头发,完全不认识当事人,请不要造谣。” 他强调自己的标志性红发与网传照片中黑发男子形象截然不同,以此来证明照片中的人并非自己。
为了进一步自证清白,程青松还晒出了与田海蓉的微信聊天记录,从聊天记录中可以看到,事发当晚 6 点 40 分左右,他正在与田海蓉约饭,言语间满是对相聚的期待 。
然而,程青松的这番努力并没有得到网友的全然信任。当网友们仔细查看聊天记录时,却发现了一些可疑之处。聊天界面的时间戳颜色似乎比正常聊天记录的颜色要深一些,对话框的排版也显得有些生硬,就好像是经过了人为的修改。
这些细节被网友们截图放大后,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大家纷纷质疑聊天记录是否经过 PS 处理。一位擅长图像处理的网友还专门发布了技术分析帖,从光影效果、字体间距等多个角度论证了聊天记录存在伪造的可能性,这无疑让程青松的辟谣声明变得更加苍白无力。
除了聊天记录的争议,程青松的过往经历也让他在这场信任危机中处于不利地位。他创办的 “金扫帚奖” 旨在评选年度最差影片和最差导演等,这个奖项虽然初衷是为了鞭策电影行业,但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有导演认为他是在借此炒作自己,故意抹黑一些影片。例如,他曾将陆川的作品列入差评榜单,而据传闻,他与陆川之间曾有过一些私人恩怨,这使得 “金扫帚奖” 的公正性受到了质疑。
此外,程青松的桃色传闻也让他的形象大打折扣。他曾因追求陆川未果而被曝光,后来又被爆料多次骚扰男艺人,这些事件在网络上被反复提及,让公众对他的人品产生了怀疑。如今,在于朦胧坠楼事件的敏感时期,这些过往黑料被再次翻出,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他的不信任感。即便程青松选择报警,警方也介入调查,但在真相未明之前,他依旧深陷舆论的漩涡,难以自拔。
程青松将与田海蓉的聊天记录公之于众,本以为能借此摆脱嫌疑,却没想到把田海蓉也拖入了这场风暴的中心。
很快,田海蓉的社交平台就被网友们的评论淹没。短短几个小时内,她的评论区就涌入了数万条攻击性的评论。“你是不是收了钱,帮程青松隐瞒真相?”“明知道有问题还帮着他,你也是资本的帮凶吧!”“赶紧出来说清楚,别装哑巴!” 这些评论言辞激烈,充满了指责和怀疑。网友们纷纷猜测她与程青松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不可告人的关系,甚至有人怀疑她与于朦胧坠楼事件也有牵连,认为她可能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却选择隐瞒不报。
面对这些铺天盖地的负面评论,田海蓉却不敢轻易回应。她深知,自己的每一句话都可能被网友们过度解读,引发更大的风波。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评论区不断沦陷,自己却无能为力,成为了此次事件中最受冲击的非直接关联者 。
于朦胧事件终会尘埃落定,但留给社会的思考远未停止。当我们在键盘前义愤填膺时,或许更应铭记:每个悲剧背后都是一个曾鲜活的生命,而真相的探寻,需要耐心等待警方的专业结论,而非在舆论狂欢中肆意消费他人的痛苦。唯有守住理性与尊重的边界,才能让网络空间少一些误伤,多一份温度。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