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一点多,我看到一个直播,她说想在日本的豪宅里,给自己煮一锅家乡的粥。
粥要配什么呢?她举起一个玻璃罐子,里面是她外婆寄过来的咸菜。她说以前和外婆住,早上就是白粥配这个,现在在这儿煮,好像外婆就在身边看着一样,心里很暖。
这听着一点儿也不像是一个住在东京豪宅里的人会说的话。
房子很大,落地窗外就是东京塔,光都透进来了,可是她好像更在意那个小小的厨房,在意能不能煮一锅粥。
她和王思聪在一起,很多人都盯着看吧?
有人在直播里问她,跟他在一起会不会有压力。她笑了,指了指远处的电竞房,说他打游戏的时候会把音量调小,她自己在一边背日语单词,他有时候会递一本字典过来。大家各忙各的,不用老黏在一起,一抬头能看见对方,就觉得很踏实了。
这种感觉,好像和住在哪里,和对方是谁,关系不大。
我看到镜头扫过那个电竞房门口,曲面屏旁边,放着一个小小的毛绒兔子。那个兔子我记得,是以前她直播的时候,一个粉丝送给她的。原来这种小东西,也被好好地带到了这里,放在了最显眼的地方。
她学日语也不是为了玩。
直播的时候,她就坐在那个浅灰色的真皮沙发上,手边放着一本摊开的日语教材,上面写满了笔记。她说“刚背完五十音,跟你们唠会儿”,手指还在书的封面上无意识地划拉,那个小动作,和我们以前熬夜复习功课一模一样。
所以她现在到底在忙什么?
就是在背日语单词,她说下次想去京都拍点东西,但不是那种很多人打卡的网红店。她想找一些当地人才去的小馆子,那种可以安安静-静坐下来,喝一碗热汤的地方。
她好像一直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流量突然涌过来的时候,我还挺担心她的。那是在她和王思官的事情被拍到之后,一下子很多人都认识她了。
结果她做了什么呢?
一个品牌方送了她一件香奈儿的外套,她给退回去了。她专门发了个动态说这个事,理由很简单——“我平时穿惯了宽松卫衣,这外套太正式,粉丝看了也没代入感”。
退完之后呢?
她说,不如把这个心思省下来,给之前卖断货的平价发夹补一些货。那天她视频里,地上堆着一箱箱的发夹,她自己就蹲在地上一个一个贴标签。
她好像一点没变。
我记得三年前,她还在出租屋里拍视频,粉丝只有三万个。那时候镜头里总能看到后面晾衣繩上的T恤。她外婆在电话里对她说:“咱卖的不是衣服,是让人穿得舒服的心意”。
这句话她应该是记在心里了。
有一次她接不到什么合作,想把攒下来的钱都拿去囤货,做自己的小众饰品品牌。还有一次直播到半夜,她眼睛亮亮的,说有个品牌嫌她粉丝少,她跟人家保证,“只要选对款,肯定不让他们亏”。那股劲儿,现在变成了另外一种样子,一种更从容的样子。
所以当她现在说“流量是别人给的机会,但不能忘了自己一开始想做什么”的时候,我一点也不觉得意外。从那时候开始,她的粉丝里,好像多了很多像我一样的人,不是来看热闹的,就是觉得这姑娘,活得挺明白的。
她直播快结束的时候,把那本写满笔记的日语教材收进了包里,拿起水杯喝了口水。窗外的光照在她脸上,她没化什么浓妆,看着比很多主播都舒服。
我们看她,到底在看什么?
不是羡慕她住的地方,也不是羡慕她身边的人。可能就是羡慕她,在那么热闹的环境里,还能守着自己的节奏。没火的时候,就认认真真做自己的小事;火了之后,也没有丢掉自己最开始的想法;和人相处,既不委屈自己去迎合,也不刻意去炫耀什么。
她最后说了一句:“不管是做博主还是谈恋爱,能舒服地做自己,才是真的好。”
直播关掉后,我翻出她三年前那条没几个人看的视频,底下不知道什么时候多出来很多新的留言,有一条是这么写的:“现在的你,没让当初的自己失望”。
她好像就是这样,在别人的喧嚣里,找到了自己的节奏,然后一步一步,把自己活成了最安稳的样子。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