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于和伟:苦难中生长,逆风里绽放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最近,于和伟因《伟大的长征》最新片场照登上热搜。一身军装的他,在片场神情专注,眉宇间透露出“铁血柔情”,让无数网友直呼“就是这股硬汉范儿,国内演员少见的气质!”可鲜少有人知道,站在今日光环之下的他,居然曾是个吃百家饭、穿兄姐旧衣,连学费都要靠姐姐“卖钢琴”供给的穷小子。这条路,于和伟走了整整三十年,用三个字形容,那就是:太难了!
02、那些比戏剧还精彩的“人生起伏”
于和伟的故事,可以说比一部励志大剧还要精彩。1969年,他出生在辽宁的一个贫困大家庭,作为家里最小的“老九”,营养不良甚至让母亲没了奶水。不得已之下,他的生命得靠大姐哺乳才延续下来。试问,在这个“吃不饱”的起点上,有几人能看见光明?3岁时父亲突然离世,他从母亲那里的记忆,就是街头摆摊卖红薯的身影。几乎所有的生活重担,都落在尚未成年的哥哥姐姐,以及年迈的母亲肩头。
中考落榜两次,成绩“一塌糊涂”,于和伟几乎被钉上了“废物”标签。生活的重压中,大家有过多少对他的期望,也许早都藏在“叹息”里了。可谁想到,这个从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剧团混做群演的小子,竟悄无声息地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挤进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艺术殿堂。
而这一考,背后却是姐姐将给自己女儿买的钢琴抵押出去,无声地支持弟弟的举动。一家九口人,守着一个穷字过日子,可在兄姐眼中,“老九”能争口气,才是最大的期盼。
03、爱情,或许比这出大戏还感人
生活困顿,年轻的于和伟几乎没有一样东西“拿得出手”。每天泡话剧团、跑龙套,坚持下来的或许只有汗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遇见了自己一生的“女主角”:宋林静。舞台上一舞倾心的宋林静,成为他追求的全部理由。那时候,两人的爱情简单而执着,一个“吃不饱”的穷小子,偏偏要闯进女孩父母坚决反对的“门槛”。可惜,没有现实的支持,感情过往终是太难。
宋林静最后的“义无反顾”,不仅感天动地,更让于和伟咬牙发狠:一定要有出息。这一发狠,就是21岁时候的“从零奋战”,考表演学府,说要“命都拼上”。谈恋爱的时候,买不起像样礼物,总靠着一腔热情和执念;结婚后,他更是把婚礼办得极简,只希望两人有个未来!这样的感情,在如今娱乐圈情感泛滥和消费爱情的时代,成了一股清流。
04、大器晚成?谈何容易!
32岁才正式出道,这是什么样的概念?在浮躁的年轻面孔挤满影视行业的时代,这样的“高龄新人”放在剧组可能连试戏的机会都没有!于和伟最初的职业生涯,就是在群演中苦苦挣扎。说好的“热血青春”,他却熬过了一次次“无戏可演”的职业低谷。
从群演到配角,他的名字开始零星出现在诸如《大宅门》、《男人的底线》、《历史的天空》的字幕里。直到2008年的《新三国》里,他把一个曹操演得“亦正亦邪”,这一戏份,终于给了他打破瓶颈的机会,也让大家开始注意到这个身形匀称、眼神犀利的中年演员。
可《新三国》不过是个开始,后来的《觉醒年代》、《一出好戏》才把他的事业推到顶峰。一个能把陈独秀“演神”的人,一个用角色立住自己方式的人,这才是娱乐圈如今稀缺的“实力派”啊!
05、有家有爱,他的士气真正“觉醒”
比起那些充斥在头条里的流量明星“绯闻轶事”,于和伟的婚姻实打实感人且低调。他和宋林静的爱情从“地下”到“天上”,经历的是别人十倍的考验。一度因为绯闻被外界误会的他,收拾的不是“人设”,而是用实际行动对家里的妻女负责。被网友封为模范夫妻的两人,用二十几年的岁月,书写了很多真爱无法被时间打败的案例。
于和伟很少提到家里的哥哥姐姐,但却悄悄地给他们每位购置房车。从影帝头衔到家庭幸福,他一直用真诚对待帮助过他的人。不折腾,不虚荣,于和伟身上的“老实劲儿”,似乎比角色里的光环更闪亮。
大家怎么看?
此次《伟大的长征》再度启航,很多人提起不到休息间,就能看到他的剧本翻了折痕;提起下了戏,他没有架子地给年轻演员“拖台词走戏”。从家庭困顿到叔圈红流,于和伟的故事不只是励志,更是一种美好价值的回归。你觉得,如今的娱乐圈,还需要多少个像于和伟这样耐得住磨砺的演员呢?
欢迎留言讨论~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