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W盛典那晚,红毯灯一亮,杨幂穿着米白纱裙慢悠悠地走出来,像把月光披在了身上。弹幕里有人刷“她怎么还没糊”,下一秒就被现场尖叫声盖过去——原来大家以为的“崩盘”,只是她换了个跑道。
过去两年,她确实被嘲得够呛:演技套路、票房毒药、离了婚只剩热搜。可这回,她带着《生万物》的宁绣绣杀回来,四个月蹲在村里学方言,指甲缝里都是泥。有人笑她“至于吗”,可看到她在戏里从娇滴滴的千金变成敢拿锄头拼命的斗士,那点嘲笑就卡在了喉咙里。
更妙的是,她没急着洗白,反而接了《长安的荔枝》里一个戏份不多的配角。镜头扫过她时,她正低头剥荔枝,指尖一颤,把宫女的小心翼翼演成了整部戏的暗线。观众这才反应过来:她不是不会演,只是以前没遇到值得她较真的本子。
红毯上那身高定也是同一逻辑。薄纱上绣的孔雀羽毛在闪光灯下像活了一样,她却没摆pose,只抬手压了压被风吹乱的鬓角——像刚下班的女工顺手理头发,贵气里带点倦。媒体想拍她“艳压”,她偏要展示“我压不压都无所谓”。
离了婚的杨幂更“独”了。采访里没人问她感情,她就聊怎么跟村里大姐学腌酸菜,说杀青那天腌的缸还没开封,“得等戏播了再启封,算仪式感”。这话听着像玩笑,细想又有点倔:感情翻篇了,事业得按自己的节奏发酵。
所以哪有什么惊天逆袭,不过是把曾经用来应付流量的精力,一点点攒成了真本事。观众爱看的从来不是完美人设,而是一个活人怎么在烂泥里自己擦脸,继续走。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