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在九三阅兵前说了一句挺扎心的话:“欧盟许多人就像井底之蛙,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当时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不过是一句外交场合的气话,或者是对欧盟现在的对华政策一种批评。
但随着九三阅兵式上中国一系列新型武器的亮相,尤其是压轴的“东风-5C”洲际导弹的登场,菲佐这句话的“含金量”不降反升。
为什么这么说?
环球网消息,菲佐是唯一出席九三阅兵式的欧盟国家领导人。他直言对此感到“遗憾”且“难以理解”。
遗憾什么?遗憾欧盟集体选择缺席一场象征反法西斯胜利的重要纪念活动,遗憾他们不能亲眼看看中方武器装备的先进程度。
难以理解什么?难以理解为什么欧盟宁愿蜷缩在自己的认知茧房里,却不愿正视一个正在全面复兴的大国,难以理解时至今日欧洲依然过度依赖美国给予的安全保障。
而真正把“井底之蛙”这四个字演绎到极致的,还不是欧盟,而是日本。
先说说为什么菲佐这话越来越显水平。
中国这次阅兵,亮出的不只是队列和步伐,更是一整套战略威慑能力的可视化呈现。尤其是压轴的东风-5C。
很多人一听到“井射导弹”,第一反应是:笨重、固定靶、过时。
实际上,固定发射井之所以仍被中美俄三大核强国保留,是因为它们具有三大无可替代的优势:
其一是极强的防护力:发射井深埋于地下,混凝土层厚达数米,井盖是用超高强度钢制成,除非被核弹直接命中,否则极难被摧毁。
其二是极强的欺骗性:真井假井混杂布置,导弹位置隐蔽极深,敌方根本无法实现全部识别与定位。
其三是极强的稳定性:井射导弹不受气候、地形、机动路线限制,随时处于最高战备状态。
东风-5C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实现了技术层面的全面进化。如今的东风-5C,射程突破1.6万公里,可携带10枚以上分导式核弹头,还能配备诱饵系统,突防能力极强。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拥有了一种极高生存性的战略反击力量。即便在遭受首轮核打击后,东风-5C依然有能力发动报复性攻击。美国核专家甚至认为,相比更灵活的东风-41,东风-5C才是中国“最后的核保险”。
而欧洲呢?绝大多数欧盟国家至今仍依赖美国的核保护伞,自身核力量建设几乎停滞。在战略侦察、导弹防御、核威慑等关键领域,欧洲并没有实质性突破。
欧洲最矛盾的一点就体现在对待中国军事现代化的问题上,往往会陷入两种极端:要么刻意淡化认为“中国还不够强”,要么过度炒作“中国威胁论”。这两种态度,本质上都是缺乏独立判断的表现。
换句话说,当中国在默默提升核反击能力、构建“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时,欧洲还在争论“要不要摆脱美国”或“如何应对中国崛起”。这种认知上的滞后,正是菲佐所说的“井底之蛙”心态。
如果说欧盟还只是“不愿看”,那么日本则是“看了却假装没看懂”,甚至试图阻挠别人去看。
观察者网消息,就在九三阅兵结束后,日方被记者问到中方阅兵式怎么看,日方居然回了一句:“不便评论”。
为什么不评论?不是因为尊重,而是因为没法接。
就在九三阅兵前,日方一边呼吁各国“不要参加中国的阅兵”,一边又大肆炒作中国舰艇绕岛航行,刻意营造“中国威胁”的叙事。这种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政治上的心虚加战术上的焦虑。
他们试图把中国正常的远海训练扭曲为“挑衅行动”,却绝口不提这些航线完全位于公海领域,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实践。
更讽刺的是,日本自己长期积极配合美国在南海、台海推行所谓“航行自由”,却对中国一次常规训练大喊大叫。这种双标,不是天真,是战略欺骗。
而真正让日本感到恐惧的,并不是几艘水面舰艇的绕岛,而是像东风-5C这样的武器系统所代表的中国战略打击能力的跃升。
作为一个地域狭窄、城市密集、防御纵深极其有限的岛国,日本最怕的不是机动导弹的零星威胁,而是像东风-5C这种能够实施饱和式多弹头打击的武器系统。一枚东风-5C可以同时攻击十个目标,这意味着哪怕只有少量发射井存活,都足以构成毁灭性的核反击能力。
日本真正害怕的是:一旦地区局势有变,他们再也没有“躲在美军后面就能高枕无忧”的选项。
回头来看,菲佐的清醒,映照出的是日欧的集体迷失。
菲佐来华,不只是出于外交礼仪,更是一种基于现实主义的政治判断。他清楚,在当今这个时代,拒绝与一个拥有完整核威慑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大国进行对话,是极其危险的。
而欧盟的“集体缺席”和日本的“背后拆台”,则代表另一种心态,我不认同你,所以我假装看不见你。
这种思维的本质,是一种战略层面的自我封闭。他们以为不来看中国的阅兵,就能否认中国军力发展的事实,不大规模报道东风-5C,就能让民众继续活在对中国“落后印象”的舒适区里。
但世界不会因为有人闭上眼睛就停止变化。
中国并没有主动寻求挑战现有国际秩序,但也绝不会在自己的核心利益上退让。阅兵式上展示的武器装备,不是为了炫耀武力,而是明确传递一个信号:中国有决心也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安全与发展成果。
欧盟如果真的追求“战略自主”,就不应成为任何一个大国的附庸。它应该有自己的对华判断与接触政策,而不是盲目跟随“价值观外交”陷入敌视螺旋。
日本如果真追求“国家安全”,就不应一边煽动地区紧张,一边指望美国保护。它应该明白:与其费尽心机砸中国的场子,不如好好思考如何与一个强大的中国共存。
菲佐说“欧盟是井底之蛙”,其实日本何尝不是?而且恐怕是那只跳得更欢、却始终不敢跳出井口的蛙。
真正可悲的并不是身处井底,而是明明知道井口之外还有天空,却宁愿低头说:“那都是假的。”
中国的复兴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个时代。你可以拒绝参加它的阅兵,但无法拒绝它的存在;你可以不报道它的武器,但无法消除它的威慑。
唯有走出井底,正视天空,才能在这个大变局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