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郭有才,泡沫散去之后,如今的他过得如何?
“叮——”
2025年春末的菏泽小饭馆里,郭有才夹菜的手顿了顿。
手机屏幕亮起,是助理发来的直播数据:今晚在线3.2万,打赏1.8万,卖了87单助农黄瓜。
他笑了笑,把手机倒扣在桌角——这数字,比半年前“守着9.9元袜子等半小时才出一单”强多了,却也远不及2024年5月那个“吉他弦震碎150万在线”的疯狂夜晚。
2024年4月的菏泽南站广场,风里还带着春寒。
抱着吉他的郭有才支起手机支架时,连“南站大叔”都替他发愁:“头三天直播间连人影都没有,第四天总算来了3个女观众,打赏加起来买碗牛肉面都不够。”
那时候他一天赚不到300块,蹲在广场台阶上啃煎饼,活脱脱一个“草根主播”。
谁也没想到,命运的转折来得像场暴雨。
5月9日,他翻唱的《诺言》完整版视频突然“炸”了。
次日直播,实时在线人数从300飙到30万,抖音粉丝一夜破百万。
接下来的日子更离谱——粉丝量每天100万往上蹿,直播间在线人数每分钟涨1000人。
城管劝了3次“收摊吧”,他才恋恋不舍关直播,那时在线人数已经7.5万。
巅峰时有多疯狂?
一场直播3316万人次观看,实时在线150万。
唱到半夜12点被粉丝喊“返场”。
单日打赏50万(够普通上班族十年工资)。
商演费从3万涨到50万,两个月跑15城办20场。
广告代言开出5000万年薪……
菏泽南站成了网红打卡地,每天40万人涌来看他唱歌,模仿者扮哪吒、跳热舞,活像个“流量游乐场”。
但所有疯狂,都藏着“定时炸弹”。
有人扒出:这个标榜“农村小子逆袭”的郭有才,早在2023年3月就注册了300万注册资本的传媒公司,而公司注销时间,恰恰是他爆红前一个月——2024年4月16日。
“草根”人设,先塌了一半。
更致命的暴击接二连三:直播时一句“不上班行吗,你养我啊”被骂“传递不劳而获”。
《诺言》原创作者站出来维权,指出他未授权翻唱赚了数百万。
连“北大邀请深造”的传闻都被官方打假——“北大于一凡”查无此人。
粉丝量断崖下跌,从百万掉到几十万。
直播间打赏特效稀稀拉拉。
代言解约、商演清零,行程表空得能当镜子照。
最惨时他转型带货,举着9.9元的袜子喊半小时,才等来一个订单。
团队砸了上百万策划费,4个月卖了8000万,评论区却全是吐槽:“唱歌的卖止咳饮料?初心早没了。”
2025年4月,山东寿光蔬菜博览园的大棚里,郭有才穿件洗得发白的蓝T恤,蹲在黄瓜架前扒拉叶子:“咱这黄瓜不打农药,带花带刺儿,咬一口嘎嘣脆……”
80分钟直播,千万人次观看,20万单果蔬卖空,销售额420万。
评论区不再是“有才哥”的刷屏,而是“接地气了”“支持助农”的实在话。
有人偶遇他在菏泽小饭馆吃饭,没保镖、没豪车,就着咸菜扒拉米饭,眼角多了份从容。
他悄悄把部分收入投公益,直播间在线稳定在几万——没有疯狂打赏,却踏实。
从日入300到日入百万,他用3个月走完别人一辈子的路。
从顶流到“9.9元袜子”,他又用更短时间摔回地面。
这场过山车,照出了流量时代最扎心的真相:
观众会为“草根逆袭”的故事买单,但不会为“公司注销记录”的谎言停留。
算法能推你上巅峰,但“不劳而获”的价值观、“未授权翻唱”的漏洞,早晚会变成扎破泡沫的针。
商演费、代言费能堆起虚幻的繁荣,但当潮水退去,只有扎根真实需求(比如助农)、传递真实价值(比如接地气),才能站得稳。
现在的郭有才,或许不再是“流量巅峰的有才哥”,但他用一场大起大落,给所有追逐流量的人上了一课:
流量是风,能送你上青云。
但风会停,只有脚下的土地,才是永远的归途。
他的故事还在继续,但至少——这次,他踩在了实地上。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