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梅德韦杰夫之间的骂战,上升到了战备高度!日前,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鉴于梅德韦杰夫挑衅言论在先,我已下令部署两艘核潜艇到适当位置,希望他引以为戒,不要再让这次的情况再次发生。
说起来,二人之间的这场骂战要追溯到5天前。由于俄罗斯久久不停火,特朗普威胁把对俄停火期限由50天缩短为10天。还表示如果俄罗斯10天内还不火,就要对其施以高额关税。
对此言论,克宫还没做回应,一向鹰派的梅德韦杰夫先一步应战了。其表示,希望特朗普清楚,俄罗斯不是伊朗,美方发出的任何威胁性言论,都会把俄美关系扯向战争边缘。
特朗普宣称派出了两艘核潜艇,却又没有说它们的大概位置。这是因为美国经常用“不明确说清楚”的方式来保持对对手的压力,俄罗斯就得时刻猜“潜艇是不是就在家门口”。
需要注意的是,在美俄剑拔弩张,俄全军戒备之际,俄罗斯境内多地传出爆炸声。2日,俄罗斯东南部多地,遭遇乌克兰无人机作战部队的轰炸,无人机群如入无人之境,对俄境内的炼油厂电子厂军用机场等地发起轰炸,可谓目标十分明确。
可以看出,乌方挑的都是能“打疼俄罗斯”的点,不是随便炸个空旷地儿吓唬人,而是直奔能削弱俄方作战与经济支撑的设施来炸。比如炼油厂,打的是能源命脉,油料是坦克、飞机、军车的“血液”,炸了补给就慢、运力就降。
再看电子厂,这是军工产业链关键一环,特别是军用芯片、电子元件,破坏后武器维修、生产都受影响。军用机场更不必说,更是战略要地,直接关系到战机起降与空袭行动。
这些目标既有经济价值又有军事价值,而且分布在俄罗斯东南部多地——这意味着乌方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情报+计划+执行一整套,像“菜单式打击”。
乌军选择在美军核潜艇高调部署的敏感时刻动手,时间上大概率不是巧合,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行动。
首先,当美俄因为核潜艇问题剑拔弩张时,乌军发动袭击,可以让俄方感到“压力从四面八方袭来”。在国际舆论上,乌方能借势,显得自己不是孤军作战,而是在更大格局下“顺势而为”。
其次,美军核潜艇的部署本身就会让俄军全境戒备,雷达、舰队、导弹部队都得紧绷神经。这时候乌无人机又突然出手,等于趁乱打击,可能让俄方指挥系统和防御资源更加分散。
再次,能在战术层面给俄罗斯双重威慑。美军用潜艇传递“别轻举妄动”的信号,乌军则用实打实的攻击传递“战火可以烧进你家”的信号。两种信号叠加,对俄罗斯形成心理和战略双重打击。乌克兰选在美俄对峙时机下出手,俄军更可能顾此失彼,防空漏洞更容易出现。
现在的局面,说白了,俄罗斯确实有点被动。核潜艇是战略武器,意味着美国把威慑牌直接甩在桌上。而特朗普还故意不说潜艇在哪儿,让克宫整天猜:是在北冰洋?还是在黑海口?这让俄军的防御神经绷得死紧,所有部队都得拉高警戒,但又不敢轻举妄动。
局部上,乌军无人机打到俄境深处,炼油厂、电子厂、军用机场,都是“精准打疼”的目标。问题是,俄军要么防不住,要么只能疲于应对。防空系统再强,也架不住无人机一波接一波地消耗。
俄罗斯现在的状态,就像被人连环出拳,每一拳都不致命,但逼得它只能防、很难出手。而且这还只是开场,美国和乌克兰还有多少牌没打出来,没人知道,这才是让克宫最焦虑的地方。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