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华为芯片大案14人全判刑!偷走9亿研发成果,公司被强制解散

小亿聊 · 昨天 19:27
华为前员工集体泄密被判刑,千亿芯片技术一夜蒸发,技术窃密案背后藏着什么陷阱?.
2025年7月28日,上海三中院宣判了一起重大商业秘密案。华为旗下海思半导体前员工张某等14人,因窃取华为Wi-Fi 6芯片核心技术被判处实刑。主犯张某获刑6年,罚款300万元,公司被强制解散,罚款超千万。这批人用私人邮箱拆分压缩包偷走华为40项核心技术,相似度达90%以上,导致华为9亿元研发投入打水漂。
事情要从2021年说起。当时张某还是华为海思的技术总监,离职不到一个月就在上海成立尊湃通讯,专门开发Wi-Fi 6芯片。他开出高薪加股权,拉拢20多名华为核心研发人员跳槽。这些人一边上班一边做手脚,在离职前后通过截图、记笔记、私发文件等手段盗取资料,甚至把文件拆成碎片传输到境外服务器再组装。

华为花了三年研发这套技术,投入9亿多元。被盗后,不仅研发成本打水漂,还影响了Wi-Fi 7标准制定话语权,每年少赚1到2亿美元专利费。尊湃用了华为的测试数据,连误差都几乎一样,直接复制粘贴的技术让原创公司损失难以估量。
法院这次判得特别狠。除了重罚,还第一次将"有组织偷技术"列为加重情节。所有偷来的资料必须销毁,公司资产冻结处理,彻底断绝技术再利用可能。法律文书里写明这是国内半导体行业最严厉的判罚,要起到震慑作用。

尊湃通讯其实有小米投资,持股近10%。但小米声明说只是财务投资,不参与经营。这件事让投资界慌了神,以后投硬科技公司得先查核心技术来源,否则可能踩雷。
华为自己也加强防范。研发部门加装文档追踪系统,操作留痕可追溯。芯片设计上用了"超维封装"技术,加金属框防破解,连参数都不标型号。这些新措施都是花钱买来的教训。

案子暴露了人才流动的隐患。20多个核心员工集体跳槽,说明企业保密体系有漏洞。科技公司得想办法在人员流动时守住商业秘密,但具体怎么做还是个难题。
这事儿对整个中国芯片行业是个警醒。偷技术走捷径行不通,只有踏踏实实搞研发才能活下来。华为花了9亿换来的判决,不只是教训,更给所有人敲了警钟:创新必须守规矩,违法成本现在真的很高了。

法院的重判和措施可能改变行业生态。往后偷技术的想捞钱更难,投资方也得睁大眼睛。但技术保密和人才流动之间的平衡,还需要更多制度来摸索。案子结束了,但背后的问题才刚开始被重视。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