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年纪轻轻却换了好多地方。有人问,这样不累吗?李七月就是这样的人。
她家在东北。父母做工人。她上大学去了北京,考进了中国传媒大学。很多人想去的地方,她靠分数进的,没人帮忙。
24岁进了央视!
她刚进去不当主持,是先做记者。每一天都要出去采访、写稿。后来有个节目叫《等着我》,她去帮忙。那时候这节目收视率很高,李七月说话不快,很实在,观众就喜欢看。很多人记住了她的样子和声音。
六年之后,央视又办了主持人大赛。她再一次报名。比赛很激烈,最后李七月得了第一名。董卿当时现场表扬她,说她有文化气质,很合适上文艺节目。网友都觉得,李七月以后肯定留央视长久干下去。
可是!去年她突然调走了。没有去综艺频道,也没进娱乐组,是去了一个做公益的部门。专门给偏远的学校送书,帮农村小孩讲故事。有很多人不理解,说是不是出什么事,被“发配“了。还有人网上发帖子猜测她是不是被排了。
但李七月自己,拍了很多短视频,内容全是山区学校和农村孩子。她去山里教学,修小图书馆,还录孩子们写字的样子。有的镜头根本不化妆,穿个家居服,坐在学生宿舍里跟粉丝聊天。她说,这才是普通人的样子,不用怕身上有褶。
有人留言,觉得她生活比以前轻松了。甚至还有粉丝去翻她刚进央视时候的采访,发现那时候她就说,最想做的其实是文化传播,不一定非要天天在灯光下面。
李七月过去一年没在央视大节目出现。她每周会录视频,分享教学和农村事。有粉丝从几万涨到几十万。很多评论都说这才是真本事,有人帮人,有人带东西进山区,做这些比讲段子强。她也偶尔直接回网友留言,态度挺平和,说其实换个地方干事,都是做同一件事,就是“传播信息“。
她自己在视频里总说,农村孩子需要的,是跟别人一样听到外边的世界。
网友很快就讨论起来了。有个网友发言,说李七月拿过全国主持人大赛第一名,现在在体制内也难混,才被调岗。有的人还专门把董卿当年表扬李七月的视频找出来,说她讲话很真诚,很有共鸣,适合做教育类的工作。
她经常晒日常。有时候教小孩用树叶吹歌,有时候带去县博物馆,有时候拍晒被子、做饭的视频。粉丝说,她在视频里说话和大家一样,没什么架子。
有段时间,不少人问她会不会重回央视大综艺。李七月没正面答,只说现在手头的事情没做完。可能她心里也没想清楚。外人着急,她自己还觉得没必要快。
还有人说,央视一直在换人。年轻人进去机会小,气氛紧张,想做什么可不容易。有的评论也说李七月选的路不常见,能坚持下来不容易。
她现在看上去很自然。状态也没以前那么累。评论区现在很少有人说她“被贬“了,大家多说她好样的。说这些农村孩子更需要这样的人,去陪他们长大。
粉丝最近暴涨!
每天视频底下点赞数多了不少。原来几十条留言,现在有几百条。也有一直很关注她的老粉,说她从大城市转到农村,从聚光灯下变成远方支教老师,样子确实变了。
有一回她录小朋友写作业,墙上还是手写的励志口号。视频没加滤镜。镜头开到窗外,能看到很远的山。李七月的语气低低的,说今天教会了两个字,一个是“伙伴”,一个是“希望”。网友都说,这种小事更让人心里暖和。
她没说什么时候回去,也没提央视的同事。网友觉得不说也很正常。有的地方呆久了,有自己的节奏。她不着急,观众也慢慢习惯了。
过去有不少人觉得,央视的舞台最大,离开就是退步。李七月的表现让很多人改变了想法,都觉得,换条路一样有人看。
现在,她更新视频有固定的节奏。农村的春天、孩子的学习、生活琐事,都成了她内容一部分。有人说,她的经历很独特,能让普通观众有亲切感,这才是难得。
写到最后
李七月后来选的生活,和她起初的预期不同。央视的聚光灯下消失,但她自己留在了大家的关注里。她的视频内容变了,观众关注的焦点也跟着改变了。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