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退休老哥在社交平台倒苦水:“我每月养老金7000元,按国家说的2%涨幅算,咋也能涨140到150元吧?结果发到手一算,连100元都不到,这差距也太大了!”评论区里,不少人跟着叹气:今年好像“高养老金涨得少,低养老金涨得多,这公平吗?”
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要弄明白这事,得先把“国家公布的2%涨幅”到底啥意思搞清楚。
国家说的2%,不是“人人涨2%”
根据人社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2025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里明确写着:“全国调整比例按照2024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2%确定。”注意,这里的关键是“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2%”。简单说,这个2%是全国所有退休人员的“平均涨幅”,就像班里考试的平均分——有人考90分,有人考60分,平均分75分,但每个学生的分数可不一样。
四川省在今年的具体调整方案里特意解释过:“2%的调整比例是全省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总体增长水平,不是简单地对每个退休人员按本人养老金的2%直接增加。”换句话说,国家定的2%是个“大账”,具体到每个人头上,涨多少得看三个部分: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这三部分加起来的总和,才是你实际能涨的钱。
为啥7000元的养老金涨不到100元?关键看挂钩调整
咱们拆开来看,养老金调整的“三步法”里,最影响高养老金群体的是“挂钩调整”。挂钩调整又分两部分:一部分和“缴费年限”挂钩(体现多缴多得),另一部分和“本人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体现长缴多得)。
今年各地公布的方案里,有一个明显变化:部分地区和养老金水平挂钩的比例压得比较低。比如江苏省,今年与基本养老金挂钩的比例只有0.2%;辽宁是0.3%,安徽也是0.3%。什么概念?假设一位江苏退休人员养老金7000元,光这一项只能涨7000×0.2%=14元。
换做其他地区,比如上海,定额调整是50元,但与养老金水平挂钩的比例是0.53%,这部分上涨37.1元,直接翻倍了。再加上与工龄挂钩,适当倾斜等累加,过100元就比较轻松了。
当然,这是举例说明,就是阐述一下挂钩调整指数不同,金额也就不一样。
高养老金群体“涨得少”,其实是政策在“找平衡”
那位老哥的困惑很正常:自己交了几十年社保,每月拿7000元,怎么反而不如拿3000元的人涨幅多呢?这其实是角度问题,不能只盯着涨幅,要看金额。过去20轮调整,说实话,养老金水平高的人因为基数高,在与基本养老金挂钩上,已经得到了很多的红利。从宏观角度讲,养老金调整从来不是一刀切,而是要照顾到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
首先是“保基本”。全国有1.3亿退休人员,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企业退休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村老人,他们的养老金原本就不高(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约3200元)。如果大家都按2%涨,这部分人可能一年只能多拿70元左右,生活压力还是大。所以国家通过定额调整“托底”,让低养老金群体多涨,确保他们的生活水平能跟上物价。
其次是“促公平”。养老金本质上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但如果高养老金群体涨得太多,可能会拉开更大差距。
最后是“顾大局”。今年养老金调整已经是“21连涨”,但社保基金的收支压力一直存在。2024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支结余约6000亿元,累计结余约6.4万亿元,看起来不少,但随着老龄化加剧,未来挑战会更大。所以,调整时既要让退休人员感受到“年年涨”,又不能涨得太猛,需要精打细算。
回到最初的问题:7000元养老金涨不到100元,公平吗?
其实呢,大家都看到了,不同地区方案不一样。同样的7000元养老金,在不同地区可能涨得不一样,没有绝对的公平和不公平。各地情况不一样。只要是遵循国家的调整原则,就没问题。
另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是3200元,7000元已经超过了平均水平一倍多。从这个角度看,他的养老金本身就属于“头部群体”。如果他的涨幅能和其他人一样达到2%(即140元),那反而可能拉大和其他退休人员的差距。
当然,有人会说:“我交的社保比别人多,凭什么涨得少?”这就要回到“多缴多得”的原则——你在职时多缴的社保,已经体现在退休后的基础养老金上了;而每年的调整,更多是为了抵消物价上涨,保障购买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涨多涨少,都是对退休生活的基本保障。
养老金调整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算术题”,它既要考虑公平,又要兼顾效率;既要照顾低收入群体,又要维护制度的可持续性。那位老哥的7000元养老金,本身已经是很多人羡慕的水平;今年涨得少,可能是因为当地政策更侧重向低收入群体倾斜,或者受基金结余限制。
退一步说,就算今年涨得少,往年的调整也不是“固定模式”。国家每年都会根据经济形势、基金收支情况调整策略,说不定明年挂钩调整的比例就会提高。更重要的是,养老金调整是“终身制”——只要活着,就能一直涨。与其纠结一年的涨幅,不如把心态放平:7000元的养老金,加上每年的调整,晚年生活完全可以过得安稳踏实。
至于公平不公平?其实答案就在政策里——它照顾了该照顾的,平衡了该平衡的,最终目的是让所有退休人员都能共享发展成果。这一点,咱们得信。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