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朋友圈被一条消息炸醒:辛芷蕾,威尼斯影后。
不是营销号编的,是官方直播。
那一刻,多少熬夜党直接清醒——原来“内娱完了”只是句玩笑,真有人把天花板捅了个窟窿。
先别急着鼓掌,先想想:上一次内地女演员在欧洲三大拿最佳女主,得追溯到多少年前?
答案挺尴尬,没有。
巩俐、章子怡们拿的是评审团大奖、终身成就,真正“影后”俩字,第一次落在80后身上。
辛芷蕾这回,直接把历史书撕了重写。
颁奖现场更有意思。
赵涛递奖杯时,顺手帮她托了一下底座,动作小,热搜爆了——“女生帮女生”比任何通稿都动人。
冯绍峰张颂文在台下蹦得比本人还高,镜头扫过去,仨人抱成一团,像大学宿舍终于有人考上研。
人缘这东西,装不出来。
有人酸:“不就一部电影吗?
”还真不是。
《日掛中天》里她演一个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的母亲,台词不超过一百句,全靠眼神把观众拖进深渊。
首映结束,外媒鼓掌八分钟,翻译小姐姐边哭边记笔记。
这角色换个人,可能只剩惨,她演出了惨里带刺的韧劲。
回看她的路,简直“反套路爽文”。
别人挤破头抢古偶,她钻去演《长江图》,票房扑得亲妈不认,却混到柏林入围;好不容易靠《绣春刀》刷脸,转身扎进话剧《初步举证》,拿白玉兰时观众还在问“这谁”;上综艺被嘲“资源咖”,结果《花儿与少年》里她徒手修水管,比剧本还圈粉。
每一步都像在赌气:“你们不看?
那我偏要演到你们看。
”
最狠的是时间。85花还在古偶里打转,90花忙着炒CP,她闷声把电影、电视剧、话剧、综艺全刷成实绩表。
王家卫三年前说“她的未来才开始”,当时被嘲“客套话”,现在看,墨镜王还是懂行——他早看穿这姑娘的轴劲:不红时轴,红了更轴。
当然,有人开始替章子怡捏汗。
确实,46岁的国际章刚在戛纳当评委,转头就被“后辈”超车。
但说实话,这不是宫斗剧,影坛从不是一个人独占的蛋糕。
辛芷蕾的奖杯,更像是给所有还在坚持演技的中生代打了一针鸡血:流量会过时,但角色不会。
最后说点俗的。
威尼斯之后,她的待播片单已经排到三年后,金鸡、百花提名板上钉钉,品牌代言从轻奢直接飞升顶奢。
可最值钱的,还是那句外媒评价——“她让中国母亲的痛苦,被全世界听懂。
”
所以,下次再听到“内娱完了”,直接把辛芷蕾的奖杯甩过去:完什么完?
好戏才开场。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