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底,娃哈哈集团现任掌门人宗馥莉做出惊人举动,向最高法等机构递交材料,直指杭州市上城区法院在审理公司股权案件时存在程序问题。
这场官司看似普通,实则牵扯着中国最大饮料企业的未来走向。
接过父亲权杖的宗馥莉,正在为巩固自己在娃哈哈的地位而全力出击。
要搞懂这场纠纷,得先了解娃哈哈的股权结构。
目前集团股份分成三块: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作为国有股东占46%,宗馥莉本人持有29.4%,剩下24.6%由职工持股会掌握。
这种安排看似平衡,实则暗藏风险。
国有资本通常不介入日常经营,而宗馥莉与职工持股会的股权比例相近,任何一方都能影响公司决策。
如果宗馥莉能拿下职工持股会那部分股权,她的总持股将超过54%,真正掌握企业控制权。
问题就出在2018年那次股权回购上。当时娃哈哈以优化治理为由,回购了员工持有的股份。
按照公司说法,这次回购经过了合法程序,所有协议都是自愿签署的。
那时老掌门宗庆后还在世,事情办得风平浪静。
谁知到了去年2月宗庆后逝世后,情况突变。
部分老员工突然翻出旧账,对七年前签署的回购协议提出异议,甚至通过法律途径要求重新确认股权。
正是这些诉讼案件,让职工持股会的股权迟迟无法完成工商变更。
也就是说,虽然宗馥莉在法律上应该拥有这些股权,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无法行使完整权利。
宗馥莉方面在投诉中指出法院多个问题:案件没有在规定的7天内立案,却要求双方先行调解。
案件审理严重超期,原本6个月应该审结的案件迟迟没有开庭;
诉讼材料送达不及时,原告6月提交的材料,法院拖到8月才送给被告。
这些程序上的拖延,导致股权归属迟迟不能确定。
对宗馥莉而言,时间就是金钱,她等不起。
宗馥莉这么着急解决股权问题,背后还有个重要原因,她打算推动娃哈哈上市。
虽然宗庆后生前多次表示不考虑上市,但受过西方教育的宗馥莉一直认为,与资本市场结合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她早在2019年就说过,不是上市公司会让投资者缺乏信心。
A股市场要求上市公司股东人数不能超过200人。所以宗馥莉必须先把职工持股会的股权问题理清,才能启动上市进程。
看看老对手农夫山泉,早在2020年就登陆港股,如今通过产品创新不断开拓市场。
反观娃哈哈,业绩自2013年达到顶峰后就开始徘徊不前。作为新任掌门,宗馥莉压力不小。
就在国内股权纠纷悬而未决之时,海外又起波澜。
2025年8月初,香港高等法院颁布临时禁令,冻结了宗馥莉在汇丰银行的18亿美元资产。
三名自称是宗庆后非婚生子女的人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在这些资产纠纷解决前禁止动用。
他们声称自己是宗庆后的亲生子女,对遗产享有继承权。
娃哈哈集团立即发表声明,称这些主张毫无根据。
但这个插曲无疑让本就复杂的局面更加混乱。
按照安排,杭州中院将在9月启动DNA鉴定程序,届时或许会有更明确的结果。
宗馥莉1982年出生,是宗庆后的长女。
她的童年并不轻松,父母整天忙于工作,她经常是幼儿园最后一个被接走的孩子。
等不及的时候,她就自己跑到工厂,在父亲办公室写作业,在员工食堂吃饭。
初中毕业后,宗庆后决定送女儿出国读书。
这个决定背后,是一个企业家对继承人的长远规划,既要接受国际教育,又要熟悉中国市场。
2004年,宗馥莉学成归国。但她没有直接进入管理层,而是从基层做起:跑车间、下产线、盯流程。
那些年,她每天最早到厂,最晚离开,亲手调试设备,甚至参与搬运原料。
2007年,宗庆后将宏胜饮料公司交给她独立经营,宗馥莉开始了真正的企业管理之路。
宗庆后生前曾说过:“选择接班人,能力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从这个角度看,宗馥莉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她从小接触娃哈哈文化,熟悉企业运作的每个环节,也赢得了老员工们的信任。
如今,宗馥莉正在推动娃哈哈的内部改革。
据报道,近一年来集团进行了大幅组织结构调整,合并或撤销了多个部门。
宗馥莉表示,这次调整是基于企业战略和市场环境的“职业化升级”。
香港法院的资产冻结与杭州股权案件相互交织,让娃哈哈的控制权之争超越了一般商业纠纷,成为观察中国民营企业传承的典型样本。
宗庆后生前常说:“企业不是个人的,是社会的。”
如今,他留下的这家企业正处在发展的关键节点。
宗馥莉能否带领娃哈哈开启新篇章,市场正在拭目以待。#头条深一度#
—END—
参考资料
1. 搜狐新闻:《突发!宗馥莉向最高法院举报杭州法院》
2. 网易新闻:《娃哈哈姐妹花:43岁长女扛旗,27岁妹妹隐身,同父不同命背后真相》
3. 新浪财经:《宗馥莉以娃哈哈集团名义投诉杭州法院的合规性/非绝对控股股东代表公司提起程序投诉的合规性讨论》
4. 搜狐新闻:《突然实名举报,宗馥莉为什么急了?》
5. 首席营销官:《宗馥莉突然实名举报,娃哈哈出大事了》
(小可 老A)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