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长达十年的“卖身契”,高达4亿元的天价违约金如悬顶利剑,明星的出路似乎只剩下沉默。但赵露思却选择了出手——她用一张诊断证明、一个“@”的动作,以及一句轻描淡写的“你震惊什么”,揭开了娱乐圈最后的遮羞布。
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故,能让一位顶流女演员被逼至重度抑郁的边缘?她明知前方是资本的铜墙铁壁,却依然选择正面迎战。相比起张艺兴那90%抽成的合约泥潭,赵露思的局面,又是否更加令人唏嘘?
赵露思,1998年11月9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代表作有《凤囚凰》《哦!我的皇帝陛下》《传闻中的陈芊芊》《长歌行》《且试天下》《星汉灿烂》等。
2016年,她以“中级特工”身份参与综艺《火星情报局》第二、三季,在汪涵的提携下获得了不少曝光机会,凭借“东北话十级”和“塑料韩语”等搞笑人设积累了很多路人缘。
随后,她正式进入娱乐圈。
从《哦!我的皇帝陛下》里那个说着一口“东北台湾腔”的洛菲菲到,从《传闻中的陈芊芊》里那个娇憨又霸道的陈芊芊,再到《星汉灿烂·月升沧海》里那个隐忍坚韧的程少商。
她演绎了一部部爆款剧,最终被推上了顶流小花的位置。她一步一步,从“野生”网红,走到了大制作的女一号。
事实上,赵露思之所以能走到今天的位置,其实,有赖于银河酷娱的“能量”。
但2025年8月2日,演员赵露思在微博发长文控诉经纪公司银河酷娱传媒,称公司从工作室划走了205万元,直到现在也没得到任何回应。
她写道:“我可能不完美,也不体面,但你们不需要封杀我,我已经不干了。”
8月3日,银河酷娱传媒发布声明回应,表示公司从未做过任何违法或违约的行为,并希望赵露思女士以后不要再通过发布模糊不清的内容在网上引导公众产生错误的猜测。
更让人窒息的是,在此之前工作室的控制权已经被剥夺了。
原本几十人的团队被裁减到只剩下2-3人,8个月里项目停滞、剧组解散,连8月的行程都被取消。想发声明?账号密码掌握在公司手里!
一个原本事业蒸蒸日上、资源不断的当红明星,突然发现自己几乎成了空架子。
她不仅担心,甚至对自己的未来都感到迷茫。
她试图谈判解约,公司却打起了感情牌:“我家人也有病,大家都不容易……”
结果没多久就被爆出股东们集体去了北海道滑雪。赵露思冷笑道:“这么多股东,有一个人给我发过信息吗?”
这种职业上的“软禁”,其伤害远比一次性的经济损失要大。它剥夺了艺人最基本的安全感和掌控感,让他们彻底沦为资本棋盘上无法自主行动的棋子。
许多人感到匪夷所思:一家公司怎敢如此对待自己最能赚钱的艺人?可在圈内,这样的操作早已不是秘密——赵露思不过是将这套“潜规则”摊到了阳光下。
类似的剧情,鞠婧祎早就演过一遍。合约期满却被强行留人,分账比例低得近乎苛刻,辛苦挣来的收入大半流入公司口袋。稍有异议,就可能被打入冷宫。她咬牙坚持了好几年,才终于在这场博弈中争得了一点喘息空间。
归根结底,追求的都是公司的收益。这门生意,无论怎么算,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张艺兴当年在韩国打拼时,面对的就是极高抽成比例的现实——这并非个例,而是源于同一套逻辑:艺人被视为可盈利的资产,而非拥有话语权的平等合作者。
真正落入他手中的报酬少得可怜,几乎全凭热爱在苦撑。而在他身后,是偶像产业早已构建起的完整“吸血”体系。
就连刘德华这样的天王级人物,当年也未能逃脱这套逻辑。
在TVB时期,因拒绝与电视台续约、意图转战影坛,便在合约期内被彻底雪藏。
“只要不服从,就让你消失”——这种控制思维,至今仍是部分资方奉行的潜规则。
韩国法院曾在黄子韬解约案中判决SM娱乐30%分成更合理,这个数据或许能给国内司法参考。
从7月7日起,赵露思的微博和小红书主页上的银河酷娱MCN认证标识被移除,公司的关联信息也被清空,大家开始猜测是否解约。
7月8日晚,封面新闻联系到赵露思的工作人员,对方回应称:“没有解约。”
8月3日,银河酷娱传媒发布声明表示,希望赵露思以后不要再通过发布模糊不清的内容在网上,引导公众对事实产生错误的猜测。
赵露思随后转发了该动态,并表示:这么多股东的公司,有一个人能给我发信息吗?
拳头永远打在棉花上,只能静静看着你发疯,但绝不会解决你之前微博的问题。
私下却让律师四处搜集我的证据。指导这个声明的人去当编剧,塑造出轨家暴男这个角色,应该会很有层次。
8月3日下午赵露思意外地选择了开直播。
她先是在微博为自己抱屈,随后又开了直播,这样的操作让不少人想到了李明德。
但其实两者的性质并不相同,赵露思只是通过直播的方式告诉粉丝她没事,不用担心她。
甚至连直播的标题都是“没疯,谢谢”。
而且赵露思整场直播一直关闭礼物打赏,也没有哭泣诉苦或者说些不理智的言论。
她在直播中承认之前经历过崩溃,但当时已经恢复冷静:“这是崩溃后的平静”。
并强调直播的目的是证明自己状态正常,避免粉丝被舆论误导。
还多次表示:“不要为我的事着急上火,你们难过我会愧疚”,要求粉丝专注自己的生活,告诉他们开心最重要。
公司这种冷漠且充满压力的回应,与赵露思带着伤痕的呐喊形成了鲜明对比。也完美印证了她控诉中提到的“沟通无效”的事实,这样的情况也把“内娱黑幕”推到了风口浪尖。
除此之外,她还提到,曾因没能通过试戏而被殴打,那时候她不敢反抗,只想着逃跑,也没有寻求任何帮助。“因为作品得到了认可,感谢大家给我的支持,才让我有勇气说再见。”
这件事一出来,网上立马分成了两派。
支持的@娱乐观察员说:“敢晒205万转账记录就是硬刚,艺人维权太难了!”
但也有人带着讽刺说:“又拿抑郁症炒热度?”——毕竟年初赵露思曾分享过自己抗抑郁的经历并登上过热搜。
当时她还理直气壮地说:“抑郁症就需要大声说出来!”
她的“掀桌”或许会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也可能会加速行业的反思与变革。
但无论如何,这个曾被贴上“幸运”标签的女孩,最终用“不妥协”的姿态,为娱乐圈写下了一个充满痛苦却又充满希望的结尾。
我们作为旁观者,看到的是鹬蚌相争,有人说,怪不得经纪公司,捧红一个明星难道不花钱、不花资源吗?
毕竟,在名利场这个斗兽场里,有人为了205万掀桌,也有人为五斗米低头——命运的代价不同,但挣扎的本质却是一样的。
当顶流明星都难逃被资本操控的恐惧,普通人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工作室运营权”?这个问题,比一部爆款剧更值得深思。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