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回看赵丽颖早年关于“琉璃”的采访,真的越品越有味道。这个姑娘对角色、对人性、对物质的看法,通透得让人惊讶。
演“琉璃”时,她偏要接这个反派角色,说“就像给自己考试,想看看能不能演好坏人”。换做其他流量,早挑安全的“大女主”了,但她偏不。后来演何幸福、许半夏,每一个都在突破舒适区。你看她现在拿了飞天、金鹰,可当年那份“较劲”一点没变——就像她自己说的,“要往前拱,拱也是一天,不拱也是一天”。
物质上更清醒。经纪人劝她买奢侈品撑场面,她却觉得“有个包背、有条裙子穿就够了”。现在内娱多少明星靠大牌堆砌人设?赵丽颖偏不,她的“体面”是作品给的,不是logo。私下里甚至“很少给朋友送生日礼物”,活得率真又自在。
最难得的是,她红了十几年,性子还是那股“轴劲儿”。张艺谋说她“突破了天花板”,可她还是那个愿意为角色“冬天穿薄纱裙、从马上摔下来”的拼命三娘。别人忙着走流量路线,她却在一部部戏里“拱”出了自己的时代——从《陆贞》到《风吹半夏》,每一步都踩着自己的节奏。
现在的赵丽颖,就像她演的许半夏,“坚韧、强大、无畏”。她用十几年证明:演员的底气从不是奢侈品堆出来的,而是一个角色一个角色“啃”出来的。这种清醒又执着的劲儿,在浮华的内娱里,真的太难得。
#赵丽颖##赵丽颖采访#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