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HD,一个奇葩又短命的无损混合压缩格式。

发表于:9 小时前 70
[table][tr][td]

何为MP3HD?MP3HD是弗劳恩霍夫(FhG)和特艺集团(Technicolor)联合开发创建的一个基于MP3的扩展。前者即是发明MP3的夫琅和费集成电路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Integrated Circuits)。原理就是通过对普通MP3流进行编码,然后将丢弃的数据移植到其中(实际上是在ID3v2标记中)来实现的。这样,(大多数)普通的MP3播放器可以播放有损音轨,特殊的解码器可以考虑额外的数据,从而实现无损播放。然而问题也就出现在把所谓无损实际是修正数据存在ID3v2标签。一些解码器不理解这些信息,并将其解释为文件损坏。事实也的确如此,foobar2000自带的完整性效验直接报告这东西受损了。但吊诡的是用audiotester检测反而报告没问题。另外,一些标记编辑器不能识别这类数据,并在更新标记时将其删除。所以意味着用MP3tag对标签内容更改或用foobar2000加入回放增益标签都有可能导致数据损失的风险。还有转成MP3HD文件大小不能超过256MB,因为ID3v2规范将标签大小限制为256MB,超过此数都会导致转码失败。所以试图用来压缩整轨文件那多半是没戏了。
当然这东西也没能流行起来,很快被它的创造者抛弃了。目前为止只能少数播放器支持,例如Winamp。现在网上仍然有这东西的编解码器。不过这东西仅支持WAV格式,规格为44.1kHz,16bit或48kHz,16bit。且只能在window32位、linux、Mac OS X系统工作。用64位或其他系统的可以洗洗睡吧。

本人不推荐各位使用这东西,因为这东西早就被它的创造者抛弃了,己经没有人维护了,难免会有些奇怪bug,下面的仅供猎奇人士参考。为保险起见,建议在虚拟机上使用。
前面提到不能用foobar2000或MP3tag这类常规的方式添加或修改标签元数据,那么怎么添加元数据呢,那只能在编码器上进行对标签元数据的添加,例如将WAV格式的“七里香”这首曲子转成MP3HD


mp3hdEncoder -br 128000 -if "七里香.wav" -of "七里香.mp3" -Artist "周杰伦"
-Album "七里香" -Title "七里香" -Year "2004" -Track "2" -pic "D:\cover.jpg"

其中所有带引号的都是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自行填写的。-Artist是艺术家,-Album是专辑名称,-Title是标题,-Year是年份,-Track是音轨号,-pic是图片,需自行定位图片位置,且仅支持jpeg格式。

将MP3HD文件转回WAV

mp3hdDecoder -if "七里香.mp3" -of "七里香.wav"
当然,之前的标签元数据也会在转回WAV后消失了。得自行添加回来。
注意这东西是命令行软件,得先启动命令行,才能启动这东西。

运用到EAC,得这样:

1.从EAC菜单里打开“压缩选项”
2.启用“外部程序压缩”选项
3.将“参数传递方案”设置为“用户自定义编码器”
4.自行定位mp3hdEncoder.exe的位置。
5.将这段文本输到“附加命令行选项”
-if %source% -of %dest% -br %bitrate%000 -Artist "%artist%" -Album "%albumtitle%" -Title "%title%" -Year "%year%"  -Track "%tracknr%" -Genre "%genre%" -pic "D:\cover.jpg"
(-pic后面的东西得需要用户自行定位,引号内容仅供参考)
6.取消“添加ID3标签”
7.完成命令的修改后,在“比特率”字段选择合适的比特率(32~320),单击「测试编码器」按钮,确保「没有错误发生」,并取消“用平均比特率取代压缩选项”


编解码器下载地址及小样


编解码器:
https://www.rarewares.org/rrw/fhgmp3hd.php
小样:https://pan.baidu.com/s/1CC0nP42yMM_3W9vd3vSEJA?pwd=flag 


引用来源:
https://www.rarewares.org/rrw/fhgmp3hd.php
https://wiki.hydrogenaudio.org/index.php?title=Mp3HD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收藏
送赞
分享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9)

[table][tr][td]我猜等下琴吹紬會貼一個禁止討論音頻的連結 然後鎖帖 1.gif
9 小时前 回复
[table][tr][td]呃呃,这个不行么?本人把这个当奇闻怪谈发的……
9 小时前 回复
[table][tr][td]这种真-技术向讨论应该不会被封吧 1.gif

记得好像opus也是有类似的策略,“基础版”是一个有损压缩的版本,但可以加上“DLC”恢复成无损版。当然了,这是在格式内原生实现的,而非mp3hd这种用meta data来糊浆糊 2.gif
8 小时前 回复
[table][tr][td]类似的,或者说是这格式模仿的对象是SACD,当年SACD为了解决播放硬件因为价格高买的人少这种情况,顺便把CD音轨也一同写在同一光盘里,用SACD机能播放DSD音频,用CD机能播放CD音频,然后奇葩的事情就发生了,一些自称烧友的用CD机播放SACD时,向小白狂吹SACD怎么怎么的好。。。
8 小时前 回复
[table][tr][td]定位好尴尬……追求无损的人自有播放与收听设备,不追求无损的人也不在乎MP3HD对MP3音质有什么提升 1.gif
8 小时前 回复
[table][tr][td]這格式真的太冷門,泛用度也不好啊
8 小时前 回复
[table][tr][td]这年总会发生各种事情
不知道是为什么
好奇以前不是这样的
8 小时前 回复
[table][tr][td]这个格式可能在大量播放器只能单一识别MP3的时候才有实际价值,比如当年那些依靠VS1003、ATJ2085之类的硬件MP3解码芯片来解码MP3的MP3可以存这些,然后拿到电脑上放时再用支持的播放器。
问题就是如果它真的把所有被扔掉的信息完整保留在了标签里,那其压缩率不可能比正经的无损压缩(FLAC之类)好,更别说早就已经有更强的有损格式如AAC了,虽然有专利问题,但MP3HD不见得没有此问题(
7 小时前 回复
[table][tr][td]MP3、mp4影片中的AAC,觉得都不佳。普通流行歌曲中的鼓、镲等打击器声,细听的话都只有「响」,基本辨不出音色。
7 小时前 回复